第37章 三十七 緣起緣滅 幾世清修(1 / 3)

承德避暑山莊北麵獅子溝南坡有座須彌福壽之廟。這座廟自山腳順山勢向上延伸,氣勢雄偉。是乾隆當年為了迎接六世□□額爾德尼要來避暑山莊祝壽,特地按照日喀則劄什倫布寺的形式興修。中央是一座重簷大殿,名妙高莊嚴殿,俗稱金瓦殿,是廟中最大的殿,殿頂用鎏金銅瓦鋪蓋,四脊上有8條金龍。西有吉祥法喜殿,為□□寢殿,重簷歇山頂鎏金瓦頂。

自從佳蘭來過之後,奕詝的心情就再也無法平靜,他很介意她們叫他皇上,所以就開始上街打聽當今皇上的事。八國聯軍進犯北京,朝廷割地賠款,他這個皇帝,在百姓的心目中,隻有無所決策,迷於酒色,荒廢朝政的諸多罵名。奕詝聽著眾人對皇上不堪的評價,他真不知道自己失去了記憶是幸還是不幸。他漫無目的地一路走到了著裏——須彌福壽之廟!

“到來佛相原如是靜處塵深那更生。”這是寫在吉祥法喜殿的門聯,奕詝望著法喜殿這三個字,不知道為什麼有種熟悉地簡直要落淚的感覺。他俏俏推門進去,喇嘛們還在大殿念經,所以這裏靜悄悄一個人也沒有。殿內嫋嫋堪巴草的濃香,殿的兩邊懸掛著各種經幡和佛像。

“這些都是什麼佛啊?怎麼都那麼恐怖啊?”跟著奕詝一起進來的還有幾個好奇的香客,因為都是藏傳的佛像,所以很多形象中原的佛弟子是不認識的。

“是威德金剛、馬頭金剛、吉祥天母、大白傘蓋佛母……”

奕詝一路看過去,他倒是如數家珍。他的腦海浮出一個畫麵,有個衣著華貴的婦人抱著一個小孩,前麵還有一個相貌威嚴目光卻很慈祥的男子,是他在一一介紹著佛像。那個男子的臉由模糊轉清晰,他居然脫口而出:“皇阿瑪?!”

“啊?!”圍觀的香客們奇怪。

“我來過這裏……”奕詝的頭又開始劇痛,他幾乎站不穩,眼前的景象又轉變為一個中年喇嘛帶著一個十幾歲的小喇嘛……

“珠傑,你快過來!”

“師父,弟子在拜黃財神!”

“你就是想著發財,為師和你說了多少次了,我們身為佛弟子,一定要戒除酒色財氣。”

“弟子明白,酒是穿腸的□□,色上刮骨的鋼刀,財是下山的猛虎,氣是惹禍的根源嘛……”

“你別光會說!”

在奕詝神識恍惚之際,喇嘛們的法會結束了,他們發現有人居然闖入了活佛的寢殿,就焦急地把他們拉出去,香客們識相地馬上離開,隻有奕詝不願意走,他覺得這個地方有他的回憶。可是小喇嘛見活佛快要回來了,怕他驚擾了活佛,就用硬拉著將他推出門,奕詝不由生氣:

“大膽,居然敢對朕無理!”

“啊?!”小喇嘛們麵麵相覷,他莫非是個瘋子?

“……”奕詝意識到自己失言,有些尷尬。

“算了,這位施主要留下就留下吧!”門口響起一個洪亮的聲音。是本寺的主持明慧活佛。小喇嘛們立刻上前禮拜然後默默退下。

明慧活佛今年50開外,個子高大,身材魁梧,站在那裏,給人一種威嚴感。可是奕詝卻絲毫沒有恐懼感,相反還對他有種似曾相識的親切感。他上前行禮:“明慧大師!”

“施主,到來佛相原如是,靜處塵深那更生。”活佛一見他就哈哈大笑起來。

“……”活佛莫名其妙地笑搞得奕詝一頭霧水,“不知大師因何而笑,請大師開示!”

“了世皆如夢見心無所生……”活佛大笑著拉過奕詝的手,“來來來,我們還真是有緣啊~~~”

“有緣?”

明慧活佛拉著奕詝坐到釋迦牟尼佛麵前,給他一本佛經《寶篋印陀羅尼經》:“貧僧有個不情之請,不知道施主願不願意陪貧僧一起念部經呢?”

“??”奕詝一臉疑惑,但看看經文很短,就答應了。活佛不像是開玩笑,他很認真地敲起法器,開始念經。那個寶篋印咒語很長,但是奕詝奇怪自己居然念得一個字都不錯,他真是覺得太匪夷所思了。

時間不早了,奕詝怕寶兒回府見不到他會擔心,就先告辭了。

“這麼快就想回去了?貧僧還怕施主不願意回去呢~~~”

明慧活佛又是一陣哈哈大笑。

奕詝踏出回彌福壽之廟,感覺就象之由世外桃源回到凡塵俗世,他留戀地回頭看著這紅牆金瓦,心中一陣失落……

曹府。

寶兒已經回府,看不見奕詝果然有如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正要招呼著三兄弟出門找找看,奕詝推門就進來了,她才長長舒口氣。

“四爺,你去哪裏了?”寶兒張羅著開飯。三兄弟麻利地鋪好桌子,端上酒菜。

“隨便走走……”奕詝望著滿桌的雞鴨魚肉,這些葷腥的味道和沁心的堪巴草的香氣形成了強烈地對比,使他一陣反胃,“我吃不下!”

“啊?為什麼這些都是你最愛吃的啊~~~~”寶兒奇怪,她替奕詝倒上杯陳年佳釀,“那喝點酒,這可是九江的貢酒,至尊!老百姓可沒得喝的,是小羊偷來的!”

“我不是說過不要老做些偷雞摸狗的事,做人要踏踏實實!”

奕詝不滿地看了小羊一眼,“你讓你我怎麼喝得下?”

“算了,算了,老百姓就是這樣的,臉皮厚一點才能生存啊~~~~”二牛陪著笑。

奕詝喝上一口酒,至尊!為什麼這酒的味道和名字那麼熟悉?耳邊有個女子的聲音:……皇上是真命天子,你倚靠的是上天和大清祖宗的威德,凡夫豈能與天鬥?你何懼之有?……

“皇後?”他又是脫口而出!

他的一聲皇後,讓同桌的寶兒等四人立刻嚇得呆住,難道四爺的記憶恢複了?

“四爺,你說什麼?”寶兒怯怯地問。

“我有說什麼嗎?”奕詝奇怪。

“沒有!”寶兒見他這麼回答,擦擦冷汗,一場虛驚。

吃過飯,寶兒早早打發了三兄弟,能和奕詝獨處一室,做些甜甜蜜蜜的事,是她忙死忙活幹了一天唯一的期盼。往日奕詝也很享受男歡女愛,可是今天他卻提不起勁來,寶兒失望啊~~~~

這晚,奕詝一閉上眼睛,耳邊就響起法器和寶篋印咒語,伴著這些聲音他做了一個詭異的夢,這個夢真實的讓他如臨其境——

道光元年。青海法幢寺,那是個建在雪山上的小寺院。自己是個出家的小喇嘛珠傑。(珠傑漢意是龍騰。)他當時10歲。和他一起修行的還有他師弟紮西,紮西的臉和明慧非常相似。他們的師父是法喜,剛過30年紀輕輕但是佛法的造詣極高,是主持寺院的活佛。法幢寺有大小喇嘛20多個,但法喜最喜歡的就是自小出家的珠傑,他最有慧根,又聰明伶俐,各種經文可以過目不忘,心懷慈悲最喜歡為各類眾生超度,對佛前鮮花供香點燈也最殷勤,因為他聽師父說,這可以培養福報,人也可以變漂亮。但是法喜活佛一直勸他不要執著有為法:“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