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納哈揚家族和阿布紮比酋長國(2 / 2)

薩迪亞特島在阿拉伯語中意為“歡樂島”,在這片樂土上,全球最優秀的建築師正在將酋長的夢想付諸實際——29家豪華酒店、一座用於舉辦藝術節的大型公園、數家世界著名博物館和高校的分支機構。其中,盧浮宮分館是薩迪亞特島最大的亮點。為了讓法國盧浮宮出借名號和展品,阿布紮比不惜砸下重金,以5.2億美元租用“盧浮宮”名稱,另付7.47億美元作為藝術品租借費和谘詢費。質疑和反對聲並沒有讓哈利法在“購買文化”的道路上停下腳步。很快,紐約的古根海姆美術館也“敗”在了哈利法的“糖衣炮彈”之下。至此,終於有人看出了名堂,驚呼這是“畢爾巴鄂模式”——西班牙的畢爾巴鄂被認為是一座通過建立博物館而複興的城市,它在1997年極力促成古根海姆美術館在該市設立分館,每年吸引900多萬遊客,創造4300多個就業崗位,為西班牙GDP貢獻20億美元。

而在網羅名校方麵,哈利法一眼相中了巴黎索邦大學。盡管索邦大學校長一開始頗有疑慮:“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他們要的隻是名氣,他們要盧浮宮,要古根海姆,要索邦,就像他們的女士要克裏斯汀•;迪奧的包一樣。”但最終,狂轟濫炸的金錢攻勢讓這位校長點了頭。緊接著,大名鼎鼎的耶魯大學宣布將在薩迪亞特島建分校。

清真寺、博物館、藝術珍品、著名高校……這的確與迪拜有很大區別,難怪當地的老百姓說:“迪拜想成為格拉斯哥,而阿布紮比想成為愛丁堡。”愛丁堡不就是世界上公認的文化天堂嗎?

更看到了100年以後

然而,納哈揚家族要的遠不止這些,它看到的是100年以後。因為專家說,到2100年世界能源將主要來自於可再生能源。於是,發跡於傳統能源的阿布紮比在當今世界上最風潮的非傳統能源領域插了一腳,驚煞了西方各國。不過,別擔心,哈利法不是來攪局的。2009年1月,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在德國波恩成立,旨在推動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範圍內的發展利用。然而,僅僅五個月之後,來自129個國家的代表就決定將該機構遷至阿布紮比的馬斯達爾城。據說,阿布紮比為此向該組織每年提供資助1600萬歐元。“他們真的想在新能源上做點事”,德國的專家說。其實早在幾年前,阿布紮比就在尋找依靠傳統能源以外的發展模式,“我們不能再依賴‘過去的能源’來創造未來的財富”。2006年阿布紮比發起了馬斯達爾行動計劃,將位於市郊的馬斯達爾城打造成世界上第一座“生態城”。更重要的是,這座“零碳排放、無廢棄物、無汽車”的環保城鎮,很可能將成為世界級研發中心和開發未來能源的技術中心,使阿布紮比成為最新科技的製造者和受益者,即使某一天石油不再存在,阿布紮比仍能在能源領域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世博會上,阿聯酋館將展示沙漠中興建的“馬斯達爾城”是一座不使用一滴石油、且碳排放為零的綠色城市。讓參觀者體驗未來的環保生活:用太陽能發電的空調,吃再循環水種植的蔬菜,用海水脫鹽分離後產生的水沐浴等。

或許,對於迪拜成功的城市公關來說,納哈揚家族這些舉措略微遜色。不過,迪拜債務危機給阿布紮比帶來了一次“揚眉吐氣”的機會。在阿布紮比宣布援助之後,穆罕默德為表謝意,將迪拜的新地標迪拜塔更名為哈利法塔。更有細心的人發現,現在迪拜懸掛哈利法畫像的地方多了很多,而穆罕默德去阿布紮比的次數也頻繁了許多。有人說,阿布紮比不斷增強的政治、經濟實力,有可能打破阿聯酋長期以來形成的阿布紮比為政治中心、迪拜為經濟中心的平衡格局。也許在不久之後,穩紮穩打的納哈揚家族的光芒,將遠遠超越一路高歌猛進的馬克圖姆家族。因為擁有石油,阿布紮比的繁榮才剛剛起步,而迪拜隻是個幸存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