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1 / 3)

有錢人的家庭理財之道,你知道嗎

真正的百萬富翁花錢不瀟灑,百萬富翁不僅在積累財富、成功經營企業及創造高收入上很有成就,他們一般還擁有高效理財的家庭。大多數人在聽到許多百萬富翁會采用以下方式提高其家庭的經濟效益時會很吃驚:翻新家具而不是購置新的;更換更便宜的長途電話公司;從不通過電話購物;將鞋子換底或修補;購買雜貨時使用優惠券;購買散裝的家庭用品。

有人經常會問:“為什麼百萬富翁還使用優惠券呢?這樣做不過每天能節省50美分,一生又能夠節省多少?”在美國,典型的富裕家庭每周在食物和家庭生活用品上的支出超過200美元,每年超過10 000美元。在成年人的一生中,這個數字大約在40萬~60萬美元之間。但是,如果你知道將這個數字削減50%,即減至20萬~30萬美元,並將這些錢投資於一個位居前幾位的股票基金中,根據過去幾年的收益率,你所賺到的錢將會超過50萬美元,你會怎麼辦?

絕大多數百萬富翁寄希望於未來。他們很可能會對一定時期內各種活動的成本和利益進行計算以求得節省。這種行為與財富的積累有高度的相關性,而這隻是百萬富翁全麵節儉計劃中的一小塊。

絕大多數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會告訴你,妥善的計劃和組織對於解釋他們的經濟成功是如何的重要。他們還會告訴你,他們的父母親,尤其是他們的母親,是優秀的計劃者和組織者。調查顯示,每5個百萬富翁中就有4個表示相信,當主業、生意及經濟資源處於危險的時候,要處理這些重大問題,妥善地組織和計劃是克服恐懼和焦慮的主要因素。

再看看你自己的孩子。當他們根據你的要求用優惠券製定購物單時,他們正是在為正確分配經濟資源和選擇正確的供應商製訂一份戰略計劃。你甚至可以要求他們準備好超級市場的內景地圖,並附上商品的詳細分布。他們標上你所需要的商品,然後給你地圖並命令你去購買,就像總經理一樣。

即使剪下優惠券不會節省很多的錢,即使準備一份購物單對個人而言並不經濟,但是,你以“計劃指導老師”的角色與你的孩子一起工作,這會在將來某個時間裏給他們帶來好處。同樣,嚴格地按照家庭賬單、家庭活動與家務的日程表行動,也會給他們帶來好處。

在孩子們剛剛學會騎自行車時,他們就應該懂得一個具有月度日程表的計劃體係是有好處的。父母們應當教導並且要求孩子們製訂自己的日程表。剛開始時,他們可以將他們的家庭雜務列在上麵,但是其中還應該包括其他一些有趣的事,例如生日聚會和一些社會活動。一定要時刻牢記:如果你顯得有組織和有紀律的話,你的孩子也會模仿你的行為。而如果你在家庭裏顯得十分邋遢,你的孩子們也同樣會學你的樣子。通過榜樣教導比單純說教更為有效。要知道,成功人士都是那些知道並懂得怎樣進行計劃和組織的人。在這一點上,父母們自己首先必須成為孩子們的榜樣。

理財投資不是有錢人的專利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總有許多工薪階層或中低收入者抱有“有錢才有資格談投資理財”的觀念。普遍認為每月固定的工資收入應付日常生活開銷就差不多了,哪來的餘財可理呢?“理財投資是有錢人的專利,與自己的生活無關”仍是一般大眾的想法。

事實上,越是沒錢的人越需要理財。舉個例子,假如你身上有5萬元,但因理財錯誤,造成財產損失,很可能立即出現危及你生活保障的許多問題,而擁有百萬、千萬、上億元“身價”的有錢人,即使理財失誤,損失其一半財產也不至影響其原有的生活。因此說,必須先樹立一個觀念,不論貧富,理財都是伴隨人一生的大事,在這場“人生經營”過程中,越窮的人就越輸不起,對理財更應要嚴肅而謹慎地去看待。

理財投資是有錢人的專利,大眾生活信息來源的報紙、電視、網絡等媒體的理財方略是服務少數人理財的“特權區”。如果真有這種想法,那你就大錯而特錯了。在芸芸眾生中,所謂真正的有錢人畢竟占少數,中產階層工薪族、中下階層百姓仍占大多數。由此可見,投資理財是與生活休戚相關的事,沒有錢的窮人或初入社會又無固定財產的中產“新貧族”都不應逃避,運用得當還可能是“翻身”的契機呢!

其實,在我們身邊,一般人隻會說窮,時而抱怨物價太高,工資收入趕不上物價的漲幅,時而又自怨自艾,恨不能生在富貴之家,或有些憤世嫉俗者更輕蔑投資理財的行為,認為是追逐銅臭的“俗事”,或把投資理財與那些所謂的“有錢人”畫上等號,再以價值觀貶低之……殊不知,這些人都陷入了矛盾的邏輯思維——一方麵深切體會到金錢對生活影響之巨大,另一方麵卻又不屑於追求財富的聚集。

哈佛認為:理財,便是管理自己的財富,進而提高財富的效能。比如說,你擁有一輛汽車,可以自己用,每天上下班和出門旅遊;也可以租出去收取租金。因此,選擇一輛汽車作為理財目標,可以解決個人的行走問題,也可以以之謀利。廣義的理財則包含了負債的管理,也就是運用他人的資金來增加自己的財富。如你向銀行或朋友借錢,若借錢利率為10%,而你運用這筆資金的年收益率為15%,那麼你就有5%的淨收益,該收益也就是你管理負債的成果。負債管理還包括消費信貸在內,即向銀行借入資金購買房子或汽車,日後分期還款。

理財,是與我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毫不誇張地說,在凡人那裏,個人理財是一輩子的事,不論政治社會是動蕩或安定,不論貨幣政策是鬆是緊,不論經濟是繁榮還是蕭條,也不論個人際遇順利還是挫折,隻要你生活在世上,便要有起碼的經濟能力,起碼的衣食住行,就得要學會理財。而正確的理財觀念和行為,是妥善運用錢財,在現有錢財的基礎上賺取最大的財富,過最好的生活,這是理財的目的。上麵說到的社會富裕,是正確理財、科學理財的基礎,擁有大量財富的人比普通人擁有更多的理財機會和理財壓力。

讓金錢在流動中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