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年關拒禮衙門唱與和 寂寞獨處靜聽炮竹聲(1 / 2)

日子在不知不覺中溜走。臘月,一溜煙就快過完了。

郭允禮喜歡作詩的消息也在民間流傳開來。

臘月二十四,縣衙門口聚集了幾個人,他們向衙役王小房提出要見郭知縣。王小房一問,明白他們是前來送禮的百姓,忙向郭允禮稟報。

郭允禮反問衙役:“我有收禮的習慣嗎?”

王小房搖頭。

郭允禮問:“那還不趕快回絕!”

王小房說:“這幾個人回絕不了。”

郭允禮說:“難道說還是皇親國戚,不見不成?”

王小房說:“您去看看就知道了。”

郭允禮出來一瞧,竟然是一些似曾相識的麵孔,於是把大夥兒讓了進來。

郭允禮對著一位四十多歲的男子問:“你好像是郎村的老劉吧?”

劉拴才回答:“大人好記性。我是郎村那個‘郎酒不過崗’的大師傅。”

郭允禮想起來了:“對對對,你們那兒近來可好?”

劉拴才說:“自從鏟除了那幫子假和尚,百姓們感覺舒坦多了。今兒個我來,就是感謝您來了。”

郭允禮說:“這個不用感謝,身為知縣,保一方平安,責無旁貸。”

劉拴才說:“郭大人,您看,我給你帶什麼來了?”

郭允禮一瞅,是一壇酒,酒壇上還貼著一圈兒紅紙,紅紙上寫著一首詩。他便問:“你這是……”

劉拴才說:“郭大人,您的文采,俺們也聽說了,好詩文,好跟文人交朋友,俺們村的一個賬房,他會寫詩,讓俺送給您。”

東北河套揚沙塵,

三縣不管出歹人,

幸虧青天懲元凶,

一壇郎酒來報恩。

郭允禮看過,皺眉想了一想,便題詩,回他一首:

除暴安良理應當,

盼望百姓好日長,

東北套裏風光美,

記得郎酒不過崗。

郭允禮說:“劉老哥,把這個轉給那位先生吧。”然後吩咐把酒留下,付給了劉拴才錢。

劉拴才歡歡喜喜收起了詩,又見知縣非給錢,不得不收,含淚而去。

這時,站在人中間的一個孩子說:“郭大人,我也給你送禮。”

郭允禮奇怪:“你一個孩子家,送什麼禮呀?”

小娃說;“大人,您忘記我啦?”

郭允禮想起來了,賣麻糖的。

小娃雙手抱著一個籃子,上麵也貼著一首詩。郭允禮笑了:“賣麻糖的小孩子也會作詩?”

小娃說:“不會,俺請小月姐姐寫的。”

郭允禮一聽是杜小月寫的,趕緊來瞧,一看又笑了。

當街行騙是知縣,

為了小孩審碾盤,

好歹心眼還不錯,

百姓掏錢也心甘。

郭允禮嗬嗬一笑,也回一首打油詩;

多管閑事是小月,

不讓須眉呈豪傑,

碾盤管著百姓事,

允禮推碾笑咧咧。

小娃要了詩,歪頭咧嘴兒一笑,放下籃子就要走,郭允禮見那籃子裏裝有雞蛋,往孩子懷裏塞了錢,攔住他說:“剛才那詩是給小月的,我也給你寫兩句,賣麻糖時,你就掛上。”

郭允禮寫道:麻糖我獨有,天天脆可口。城隍廟前立,日頭跟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