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們必須弄懂文明的含義。文明是指人類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成果,是人類會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的進步狀況。文明包括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個方麵,物質文明是人們改造自然界的物質成果,它表現為人們的物質生產的進步和物質生活的改善;精神文明是指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過程中,社會的精神生產和精神生活的發展成果,它表現為教育、科學、文化、知識的發達和人們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2.二者的辯證關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係十分密切,兩者互為條件,互相促進,又互為目的。具體體現在:物質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礎。物質文明為精神文明提供了物質條件和實踐經驗。因為人們從事科學、文化、藝術、體育等活動,首先必須有吃穿住等物質條件,這些都是由物質文明建設提供的;而且人們進行精神文明建設還必須依賴物質文明建設所提供的條件和成果。精神文明中的教育、科學、文化的發展需要有相適應的物質手段和技術手段,它的規模、數量和技術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物質文明的發展水平。精神文明中屬於思想建設內容的人們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雖然要受到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製約,與物質文明也有一定的關係,但並不是由物質文明所決定的。同時,我們建設物質文明的目的是創造出豐富的物質產品,滿足人們生活需要。
精神文明又為物質文明提供了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因為搞好精神文明建設能提高人們的社會主義覺悟,激發勞動者的生產熱情,從而促進物質文明建設。同時,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生產的社會化程度越高,生產技術越先進,就越要求每個勞動者具有社會主義的勞動態度和組織紀律,在勞動中發揚互助協作精神,並要求每個勞動者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知識。而勞動者一旦掌握了科學文化知識,就會把它運用到生產過程中,從而提高勞動生產率,把物質文明推向前進。
精神文明建設為物質文明建設的發展方向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證。在當今社會中有兩種現代化,即資本主義現代化和社會主義現代化,我們國家所要實現的是社會主義現代化,而不是資本主義現代化。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如果沒有一種正確的思想作為指導,我們的現代化就會失去目標,從而走上邪路,最終損害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必須堅持生產資料公有製為基礎,以馬克思主義思想指導的精神文明建設,隻有這樣,才能保證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沿著正確的方向順利前進。
總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者是相輔相承,互相促進的。正因為如此,我們黨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製定了兩個文明一齊抓的方針,克服了一些片麵的作法和極端的觀點,有利地推動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發展。
怎樣理解改革開放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作用
我們都知道,改革開放是我國基本路線的兩個基本點之一,是我國的強國之路,也是現階段我們必須堅持的一項不可動搖的基本國策,它不僅適應於物質文明建設,也同樣適應於精神文明建設。改革開放在精神文明建設中所起的作用主要從以下幾方麵來分析:
1.改革開放拓寬了精神文明建設的領域和渠道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應該是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尤其在當今世界,新技術革命正在蓬勃發展之際,現代化的交通通訊手段使地球正在“變小”,各國之間的交往更加密切,交流更加頻繁,我們應當積極地吸和利用世界各國,包括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創造的一切先進文明成果來發展社會主義,封閉保守隻能導致落後。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範圍和渠道必然會得到拓寬。
2.改革開放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人口多,底子薄,進行現代化建設是空前艱巨的事業,而堅持改革開放又急需開拓創新、進取的精神。曆史證明:照搬照抄外國的經驗是不行的,隻有把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情況結合起來,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獲得成功。同時,在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中,人們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思想,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為了統一廣大人民的思想,提高人民的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增強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承受力,正確處理個人、集體、國家三者之間的關係,必然要對精神文明建設提出更高的要求,具體體現在:要堅定社會主義信念,增強實現社會主義建設目標的信心;要繼承和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克服片麵保守的觀念;要提高鑒別是非的能力。抵製和克服消極腐敗;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指導,創造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麵;要提供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德才兼備的各種人才。這些高要求的精神文明建設,必將激發全國人民的巨大熱情和創造精神,保證社會主義理想和目標的實現。
3.改革開放極大地促進了精神文明建設
改革開放對精神文明建設的促進作用是很大的,具體表現在:①改革開放推動了生產力較快地發展和社會主義製度的更加完善,這不僅為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較好的物質條件,使科學文化教育事業和廣大人民的文化生活有了空前的發展,而且使人民群眾通過實踐,提高了思想覺悟。②通過改革開放,有利於形成平等團結、民主和諧的社會環境,促進廣大人民思想解放和國家主人翁意識的增強,逐步擺脫封建思想的束縛,開拓了人們的視野。③対外開放不僅可以學習各國現代化建設的經驗,突破我國多年來形成的封閉禁錮狀況,培養開拓創新精神,發展創造活力,形成有利於現代化建設的競爭意識和價值觀念。
怎樣認識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務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人類曆史新型的精神文明,它是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製的基礎之上的,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的精神文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征,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和重要保證。它的根本任務就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發展教育科學化,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團結和動員各族人民,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1.“四有”的基本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