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口年齡結構已屬成年型
人口的年齡結構指不同年齡的人各在總人口中所占的比重,通常可以分為年輕型、成年型、老年型。我國現在人口年齡結構已屬於成年型,進入21世紀,我國將進入老年型結構。不同年齡類型麵臨的人口問題也不同,成年型結構說明勞動年齡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大,這給就業帶來沉重壓力;老年型結構麵臨的主要問題是老年人的醫療照顧、社會保障等問題,社會經濟負擔相對加重,人口迅速老化,勞動力相對減少,勢必會給我國經濟建設帶來重要影響。
4.農村人口是主體
我國人口的一個基本特點就是農村人口多,農民多,在全國總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大。長期以來,我國總人口中80%以上、總勞動力75以上都集中在農村,一直到現在,我國11億多人口,還有8億多人在農村,這也是我國還沒有擺脫貧困落後的顯著標誌。
總之,我國的人口現狀向我們揭示了一條真理:隻有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控製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才是解決我國麵臨人口問題的唯一出路。因此,在今後工作中,必須大力推行計劃生育政策。
怎樣提高我國的人口素質
人口素質是指人口的身體素質、思想素質、文化素質,它反映人口總體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身體素質是人的自然基礎;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是衡量人口質量的主要特征。提高人口素質是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要提高人口素質,必須從以下幾個途徑著手:
1.優生優育是提高人口素質的自然基礎和前提人口素質的高低取決於兩個方麵的因素,即先天遺傳因素和後天的教育因素。大力提高人口素質必須做到先天後天一齊抓,抓“先天”就是推行優生,以提高出生嬰兒的體質和智商水平,為優育打下良好的基礎。抓“後天”就是實行優育,注重開發智力,辦好教育。要實現優生優育,必須采取一係列的措施。我國政策規定:嚴禁近親結婚,即直係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係血親禁止結婚;選擇最佳的生育年齡,一般是25~30歲;嚴格婚前檢查和遺傳門診製度等。
2.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是提高人口素質的根本途徑為了做到優生優育,使一個健全的兒童具有一定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水平,關鍵必須大力發展教育事業。人的後天素質,即科學文化知識都是從學校教育、家庭社會教育、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諸方麵獲得的,因此,人的德、智、體全方麵發展必須從幼兒時就要加以重視,強化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麵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為此,我們在發展教育事業中首先要努力辦好普通正規教育,把九年義務教育抓好,這是提高勞動者素質、培養各種各樣合格人才的奠基工程,也是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的起點。其次,要改革中等教育體製,積極辦好大學教育。再次,必須重視成人業餘教育。
3.提高勞動技能是提高勞動者素質的重要標誌
我國的勞動力資源比較豐富,但質量上卻比發達國家的低。我國掌握現代科學技術的熟練工人、農業的技術人員較少,缺乏足夠的經過專門訓練的專業人才和管理人才,影響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為了提高勞動者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勞動技能,除了要改革教育結構以外,還必須健全各類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積極培養具有專技能的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和專門人才,隻有這樣,才能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更快發展。
總之,提高人口素質是我國基本國策的一個重要內容,它對於控製我國人口數量,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高我國生產力水平都將產生深刻的影響。
怎樣理解我國人口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關係
我國的人口發展,一方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是進行現代化建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財富。另一方麵,它也給社會發展帶來巨大的負麵影響,主要體現在:
1.人口的過快發展給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沉重壓力。這主要因為:①人口過快增長影響了資金積累。要發展生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就需要大量資金。在工農業生產和國民收入的一定增長速度下,人口數量的多少和增長速度的快慢對於資金積累的規模和速度有很大影響。人口多,增長快,用於居民消費和社會消費部分的資金就多,用於基本建設的資金就少,勢必會影響生產規模的擴大,延緩經濟發展的速度。我國人口增長是影響積累和建設不能快速發展的基本原因。在社會生產力水平和消費資料限製的前提下,人口越多、增長越快,撫養費就越高,人均占有消費資料就越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越慢。②人口眾多,影響勞動力就業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任何社會生產,勞動力的數量和生產資料的數量必須保持一定的比例。由於我國資金積累有限,使生產資料的增長受到限製,而我國人口迅速增長就造成了大批具有勞動能力的人無生產資料來裝備,從而形成龐大的待業隊伍,給社會生活和社會安定帶來巨大影響。另一方麵,我國目前的教育事業在總體上還比較落後,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還比較低。其主要原因是由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決定的,但人口增長過多是個重要製約因素。③人口增長過快影響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要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社會經濟效益,就必須采用新的技術裝備,但由於我國人口過多,增長過快,一方麵使積累的比重相對縮小,影響擴大再生產的規模。另一方麵,人口過多,采用先進的技術裝備,勢必造成勞動力過剩,為了不造成大批勞動力失業,往往不能采用先進技術裝備,這樣就影響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因此,隻有控製人口增長,才能有利於資金積累,更快地采用先進技術設備,使勞動生產率更快地提高。
2.人口增長過快影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人口增長過快,必然給人們的就業教育、住房、交通、醫療保健、社會福利等方麵造成很大壓力。對每家每戶來說,增加了人口,在人不能幹活時就會多用錢、多用糧,影響家庭生活的改善;當人能幹活以後,一方麵要消費社會上的物資,一方麵對社會作出貢獻。在國家經濟不發達的情況下,人口增長過快,必然影響人均收入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很難提高。
3.人口的過快增長給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帶來巨大壓力。我國向來以地大物博著稱,自然資源豐富,但人口基數大,增長快,使得人口平均占有的自然資源卻相對不足。建國以來,人口迅猛發展,大大增加了對自然資源的索取量。現在人們已經深深感到耕地、草原、森林和水資源的不足,這些已嚴重製約了我國經濟建設的進一步發展。此外,工業生產中,向自然界排放的廢水、廢氣、廢渣越來越多,人們對生態環境的壓力與破壞與日倶增,這樣就使得生態平衡出現嚴重失調,許多地區水土流失嚴重,惡性傳染病盛行,給人類的生活和健康帶來嚴重威脅和侵害,而要擺脫自然環境的惡性循環,唯一出路就在於控製人口增長。
總之,人口的過快膨脹已成為製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根本性問題。隨著人口的增長,人口問題將在今後幾十年內成為影響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大問題。因此,隻有對人口增長實行嚴格控製,才能緩和當前的生育高峰,才能與社會發展相適應,與生態環境相協調,才能保證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