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義,國初丞相,叔達之孫,尤工寫貌,玄宗少與之善。特承恩遇,為武德南薰中尚等使、銀青光祿大夫、少府監。
殷<參支>,殷季友,許琨,同州僧法明,已上四人,並開元中善寫貌,常在內庭畫人物,海內知名,時錢國養未出。(《唐朝七聖圖》、《高祖及諸王圖》、《太宗自定輦上圖》、《開元十八學士圖》並殷<參支>、韋無忝為之,傳於代)法明,開元十一年敕令寫貌麗正殿諸學士,欲畫像書讚於含象亭,以車駕東幸,遂停。初詔殷<參支>、季友、無忝等分貌之。粉本既成,遲回未上絹。張燕公以畫人手雜,圖不甚精,乃奉追法明,令獨貌諸學士。法明尤工寫貌,圖成進之,上稱善,藏其本於畫院。後數年,上更索此圖,不知所由,賴康子元先寫得一本以進,上令卻送畫院,子元複自收之。子元卒,其子貨之,莫知所在,今傳榻本。(張說、徐堅、賀知章、趙冬曦、康子元、侯行果、韋述、敬會真、趙玄默、東方顥、李子劍、呂回、毋煚、陸去泰、鹹廙業、餘欽、孫季良,都十七人,其官爵具韋述《集賢記》下卷)錢國養,開元中善寫貌、海內推服。竇雲:"衣裳凡鄙,未離賤工。格律自高,足為出眾。"彥遠雲:"既言凡鄙賤工,安得格律出眾?竇君兩句之評,自相矛盾。"左文通,善寫貌。
王陁子,善山水,幽致,峰巒極佳。世人言山水者,稱陁子頭、道子腳。(竇雲:"山水獨運,別是一家。絕跡幽居,古今無比。"時有牛詔,亦善山水)吳道玄,陽翟人。好酒使氣,每欲揮毫,必須酣飲。學書於張長史旭、賀監知章。學書不成,因工畫,曾事逍遙公韋嗣立為小吏。因寫蜀道山水,始創山水之體,自為一家。其書跡似薛少保,亦甚便利。初任兗州瑕丘縣尉。初名道子,玄宗召入禁中,改名道玄。因授內教博士,非有詔不得畫。張懷瓘雲:"吳生之畫,下筆有神,是張僧繇後身也。"可謂知言。官至寧王友。開元中將軍裴旻善舞劍,道玄觀旻舞劍,見出沒神怪,既畢,揮毫益進。時又有公孫大娘,亦善舞劍器。張旭見之,因為草書,杜甫歌行述其事,是知書畫之藝,皆須意氣而成,亦非懦夫所能作也。(時有張愛兒,學其畫不成,便為捏塑。玄宗禦筆,改名仙喬。雜畫蟲像亦妙。時又有楊惠之,亦善塑像,員名程進,雕刻石像,隨韓伯通,善塑像。天後時尚方丞竇弘果、毛婆羅,苑東監孫仁貴,德宗朝將軍全忠義,皆巧絕過人。此輩並李畫跡皆精妙,格不甚高,吳畫《明皇受籙圖》、《十指鍾旭》,傳於代)彥遠雲:親叔祖主客員外郎諗有《吳畫說》一篇。(在本集)翟琰者,吳生弟子也。吳生每畫,落筆便去,多使琰與張藏布色,濃淡無不得所。
李生,失名,亦吳弟子。善畫地獄佛像,有類於吳而稍劣。
張藏,亦吳弟子也。裁度粗快,思若湧泉。寺壁十間,不旬而畢。然六法不及師之門牆,亦好細畫。
楊庭光,與吳同時。佛像經變、雜畫山水極妙。頗有似吳生處,但下筆稍細耳。
盧棱伽,吳弟子也。畫跡似吳,但才力有限。頗能細畫,咫尺間山水寥廓,物像精細。經變佛事,是其所長。吳生嚐於京師畫總持寺三門,大獲泉貨。棱伽乃竊畫莊嚴寺三門,銳意開張,頗臻其妙。一日吳生忽見之,驚歎曰:"此子筆力常時不及我,今乃類我。是子也,精爽盡於此矣。"居一月,棱伽果卒。(《釋教畫源》傳於代,時有姚景仙,能畫寺壁)武靜藏,善畫鬼神,有氣韻。(東都敬愛寺果山亭院地獄變,畫甚妙)董萼,字重照。開元中多在尚方,善雜畫車牛,最推其妙。(《盤車圖》,餘亦曾模之)陳靜心,善寺壁。弟靜眼,善地獄、山水。
程維,善雜畫。
楊垣、楊仙喬並長安人,好圖佛寺鬼神,垣子爽亦善之。
解倩,善鬼神。
馮昭正,開元中任少府監,八年為戶部侍郎。尤善鷹鶻雞雉,盡其形態,觜眼腳爪,毛彩俱妙。曾於禁中畫五龍堂,亦稱其善,有降雲蓄雨之感。
薑皎,上邽人。善鷹鳥。玄宗在藩時為尚衣奉禦,有先識之明。玄宗即位,累官至太常卿,封定國公。開元五年,以事廢,複拜銀青光祿大夫、秘書監。十年複流欽州。
李思訓,宗室也,即林甫之伯父。早以藝稱於當時,一家五人,並善丹青。(思訓弟思誨,思誨子林甫,林甫弟昭道,林甫侄湊)世鹹重之,書畫稱一時之妙。官至左武衛大將軍,封彭城公。開元六年,贈秦州都督。其畫山水樹石,筆格遒勁,湍瀨潺湲,雲霞縹緲,時睹神仙之事,窅然岩嶺之幽。時人謂之"大李將軍"其人也。
思訓弟思誨,即林甫之父也。善丹青,任朝散大夫、揚州參軍,贈禮部尚書。
李林甫,亦善丹青。高詹事與林甫詩曰:"中興唯白雲,身外即丹青。"餘曾見其畫跡甚佳,山水小類李中舍。思訓子昭道,林甫從弟也。變父之勢,妙又過人。官至太子中舍,創海圖之妙。世上言山水者,"稱大李將軍、小李將軍",昭道雖不至將軍,俗因其父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