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農事實施計劃(3 / 3)

2.改良本地畜種

我國牛、馬、羊等畜種的品質與歐美各畜種相比較相差太多,確有改良的必要,以下為應改良的各畜種:馬,後套雖為產馬區域,但馬的體格過小、種類複雜、能力低下,頗不合時代的需要。可引進阿拉伯馬或英國純種馬,使其與我國馬交配,可增加其能力與體質。牛,我國役用種牛尚稱優良,無引進改良的必要。乳、肉兩種牛則相差太遠,以乳牛的產乳量而言,荷蘭牛每頭每日可產乳七八十磅,我國乳牛僅產七八磅;外國的短角肉用種牛每頭可產肉一千五六百斤,我國牛僅產七八百斤。因此我國的乳、肉兩種牛種必須加以改良,以荷蘭種改良乳用種;以短角種改良肉用種。因該二種對於我國的風土氣候較為相宜,按合理的交配方法,每頭牡牛至少可交配牝牛40頭。羊,後套肉用種羊較優美,但肉的銷路不廣,銷路最廣者乃為毛皮。然而後套羊毛粗劣,可引進美利奴羊,改良其毛質。但美利奴羊體質虛弱,易招疾病,必須對其進行保護,加強管理,使之風土馴化,而後始能安全繁殖。豬,我國豬種肉味甚美,但產肉量較少,這是一大缺點。波支豬產肉量甚大,且為製造火腿與熏肉的最優肉品,因此可引進該項豬種,改良我國豬的產肉量。雞,我國雞種體格雖大,但產卵甚少,不經濟。據調查,美國的來克號雞每年可產卵360個,我國雞全年僅產卵八九十個。雞的繁殖力甚大,以純種繁殖則可,無改良的必要。雞卵為工業的重要原料,價格亦甚昂貴,如能飼養得當,有利於生產。假如每一屯墾連隊養來克號雞500隻,每雞全年以產卵200個,則500隻雞一年可產卵10萬,十卵售洋0.1元,10萬卵共可售洋1000元。每年場內的雜糧與糠等餘物即可充當雞的飼料。

3.設立種畜交配所

試驗場畜牧部為培育種畜的總機關。配種事項對地麵較廣遠者而言,難施行交配,因此必須在適中地點設立若幹交配分所,如五原境內至少得設立交配所三處,如敬生鄉、折桂鄉、負暄鄉三處即可交配。交配所的主管人員必須有牧畜知識與經驗,血統的登記與種畜檢查等均為應行辦理的事項。

4.設立生產機關

對於像墾區這樣交通不便的地方,生產機關的設立顯得尤為重要。例如雞卵產得過多,若沒有打蛋廠,在後套無法銷售,而養雞事業亦難期發達。養豬也麵臨著同樣的問題,豬、雞最易繁殖,最需設立的工廠即為小規模的打蛋廠與製肉廠;其次是毛織廠與製革廠,皮毛為西北出口的大宗,如能設廠製造,則獲利當可數倍;而牛乳製造廠必須在賀蘭牛改良的二代雜種成熟後方可成立,如此牧畜事業就會有所發展。打蛋廠與製肉廠的原料供給不成問題,若每連隊養雞可產卵10萬,27個連隊即可產卵270萬,這給小規模的打蛋廠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且後套人民養雞亦多,也是原料的一大來源;豬的繁殖力甚大,製肉廠的原料供給也沒有困難。

5.設立獸醫院

家畜愈多,病害亦愈多,而病害中最危險的是傳染病,因此必須設立獸醫院,以預防、治療各種疾病。除設立獸醫醫院一處外,猶須於適當地點設立若幹獸醫分所,以進行適當的預防與治療。

(二)造林的實施計劃

“後套地廣人稀、渠道縱橫,沙梁堿灘,廢地甚多,以之植樹,裨益匪淺。”凡與造林有關的諸事項,如林地的勘測、樹種的選擇、造林法的選定、苗木的準備、各區造林麵積的規定都需事先有通盤、精密的籌劃。起始先在村旁、道邊、渠岸栽植,而後漸推及沙灘、山嶺。

在墾區實施造林既有必要,也很重要。“竊以套區木材缺乏已達極點,荒野莽莽,渺無樹木,稍有用材即仰給於外省。將來屯墾成功,人口繁衍,用材之處至比較廣,若不及早造林,勢必大感困難,且自我屯墾部隊開駐以來,努力開荒,不遺餘力,以致昔日供給燃料之紅柳、芨芨日少一日,就現況言,已有供不應求之勢。若長此以往,二三年後燃料一項即成絕大問題,凡此皆就直接需要方麵而言,他若間接感受之氣候失調、冷暖不均,‘早穿皮襖,午穿紗’之諺已成不可諱言之事實,苟有森林障蔽地麵,地熱不易放散,空氣不易冷卻,故夏不甚熱,冬不甚寒,且森林茂密,則其枝葉擴張於空中成高大之障蔽,因之暴風飛沙滅殺猛力,不至為害,又旱魃肆暴,近年尤烈,目前雖賴河水灌溉,究非長策,苟不及早造林,以資補救,則將來墾殖農田將何所恃,又渠道縱橫,每遇大水,堤防潰決時有所聞。若於渠道兩旁廣植樹木,其樹根交叉、相互盤錯,雖有大水,不至為害,此外則樹木吸炭吐氧,有益人生,蒼鬆翠柏增人美感,種種利益實難枚舉,凡此種種在在皆需要大麵積之森林。”

1.設立模範林場

既然墾區造林十分重要,那麼就有必要在墾區設立模範林場。這是由五方麵決定的。其一,屯墾各部隊雖每年植樹,然而技術不良、管理欠周,不能取得良好成績。辦事處在墾區中心地點設立模範林場,聘請專家主持育苗、造林、管理、保護、采伐等工作,依照科學原理進行,給屯墾部隊起模範帶頭示範作用。其二,墾區位於森林缺乏的西北,不但屯墾部隊應積極造林,以資救濟,同時還必須提倡、宣傳,以喚起民眾徹底覺悟,共同造林,以收實效。使素不經營林業的西北民眾確知造林大利不在農作之下。其三,各屯墾部隊雖每年進行植樹,然種苗仍不能供大麵積造林。欲營造大麵積森林,必先準備大量種苗。若苗木悉從外界購買,不但需款甚巨,而且風土氣候未經馴化,成績亦受影響,故應設立模範林場負責育苗,除供給模範林外,可分發給各部隊栽植。如此則既可得優良的種苗,又可節省購苗的費用,一舉數得。其四,林業為國家要政,要解決育苗造林等技術工作,要對西北的森林麵積、種類分布狀況、作業法、林地荒廢情形、市場的消費狀況、荒山荒地麵積等進行詳細調查,就必須設立模範林場。其五,各地氣候、土質不同,社會需要木材的種類不同,因此不能用同一方法經營管理林地,必須加以試驗。試驗成功後再進行推廣。

2.模範林場工作實施大綱

場址選擇在墾區中心交通利便、灌溉容易,且土質佳良之地,麵積至少須在15頃以上。該場組織力求精練,所需經費在可能範圍內力求最少,力求做到人盡其才,款不虛靡。該場設場長1人、技士1人、幹事1人、工目1人、工人10人。林場的造林工作有編製模範林及苗圃的施業計劃,以便逐步進行;分析墾區土質、對西北林野進行測量;選用最經濟的育苗造林技術及作業法;製定黃河沿岸的堤防林及墾區防沙林等的經營辦法;研究林產物的增殖法。林場進行的試驗包括對鬆、杉、柏等有造林價值的各樹種,舉行墾區風土試驗;利用沙梁作造林試驗;各種樹木的耐堿性程度試驗;各木材的硬度試驗等。林場的調查工作有調查各地營林情形;調查西北各地荒山、荒地及宜林地麵積;調查西北森林麵積、種類及分布狀況;調查木材市場的營業狀況。推廣工作有指導各屯墾部隊造林技術;編印各種林業常識手冊,分發給各部隊及民眾,以便宣傳;舉行造林運動遊行講演,以示提倡;采集製作各種森林標本;推廣交換及代各屯墾部隊購買各種苗木及種子;與屯墾各部隊製定合作造林辦法;培養各屯墾部隊造林技術人才;籌設林業講習班,給官兵灌輸林業知識。

模範林場的經費分兩部分,一部分是開辦費,包括房屋費450元、林具及器具費200元;另一部分是經常費,包括林場工作人員的月薪247元、辦公費月支洋30元、補購林具費及雜費月支30元,總計月支經常費307元,年支經常費368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