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論道(1 / 2)

靈界十九州,東南西北部各有四州,中部三州。南部四州分別為洪州,滄州,離州,孔州。滄州居西,離州居東,孔州居南,洪州居北,四大州的交叉地帶,有一片延綿萬裏的沼澤地,這片沼澤地西接滄州群山,北連洪州大江,東臨離州紅海,向南直穿孔州腹地,直達南方四州最南端的極地冰原。

這南方四州,洪州有丹辰宗,離州有仰月宮,滄州有浮雲宗,三州均有正派宗門鎮守,唯獨孔州,其南疆為巫族聚集之地,不正不邪,卻又實力強悍,不為正魔兩道所用,頗引靈修人士非議。

不過與其他大陸為了王朝霸權勾心鬥角不同,萬年來除了南疆巫族與世隔絕外,整個孔州大陸,孔尚王朝一家獨大,且一脈傳承,一致三十世未曾變過。少了打打殺殺,沒有王朝更迭,權力鬥爭,孔州大陸的凡人人數比南部其他三州加起來還要更多。當然這其中自然有不少為躲避戰亂災禍從其他三州遷徙而來的凡人。

孔尚王朝曆代帝王均出自孔氏一族,極好文風,是以孔州大陸書院林立,文風極盛。孔州大陸雖地處偏僻,文人學士卻隨處可見。在孔尚王朝都城,天陽城,更有三位驚世駭俗的文豪大家,分別以其文法意境,詩詞文采,畫風飄逸,冠絕人間。

此時,天陽鬧市人流竄動,如同流動的血液,而皇宮,便是這血液的源泉。隻見三千金甲鐵衛自皇宮奔流而出,湧向天陽的每一條血管,直至一處,血液停止了流動,仿佛凝固了一般。

這就是春秋苑,孔尚國學院,它是天陽城除了皇宮另一個神聖的所在。

春秋苑內,三位身著偏偏白衣的秀士正與一位來自中州的苦行僧冷冷對峙,這番情景,引得四下人群聚結隔著大門觀望,人群中一個手持白幡須眉皆白、雙目炯炯有神的老人笑嘻嘻的看著,在她身旁一個身穿水綠衣裳的清秀少女正踮著腳尖向此處看來。

這三位白衣秀士便是春秋苑的三大文豪:南宮鑒、端木壬、公孫颯。南宮鑒居左、端木壬居右、公孫颯居中,分別以文法,詩詞,畫作名冠孔州大陸。

此時看來,三大文豪均是氣宇不凡,一襲白衣裹身,長發長須隨風翩翩飛揚,相比之下,站在他們前麵那苦行僧則有些不堪入目,一對赤著的雙腳,身披灰色僧衣,衣服上補丁處處可見。

“這是哪兒來的破落乞丐,竟敢與三大文豪叫板?”路人見狀不免嗤笑這苦行僧敢和三大文豪比試,當真是不自量力。

四周人群議論紛紛,不時有人回應:“此人並非乞丐,乃是自域外苦行而來的僧人。”

“僧人?那不就是域外那些吃齋念佛的和尚??”

“聽說在千萬裏以外的西北方,西部四州有佛國無數,遍地都是這種僧人,也不知他們是怎麼過來的!”

“是啊!東、西、南、北、中五部之間均有延綿數十萬裏的茫茫大洋相隔,普通人通常一輩子都無法跨過大洋去別的部州,隻有那些有大神通的靈修人士才能在各個部州之間來往,也不知這苦行僧人是如何做到的?難不成他也是靈修之人?”

“若真是靈修之人,恐怕來者不善啊……”

就在眾人鼓噪時,隻見那居左頗顯年輕的白衣秀士南宮鑒盯著苦行僧,良久,苦行僧緩緩睜開眼問道:“三位願親自前來了?”

南宮鑒拱手道:“大師送來三物,我等已閱覽完畢……果然是傳世佳作,能得一見,茅塞頓開!”說罷,南宮鑒揮了揮,從他身後走出三位身著青袍的年輕弟子,他們恭恭敬敬的呈上三大木盤,木盤上各放著一件事物,用錦繡綢緞覆蓋。

苦行僧搖了搖手:“貧僧此番前來,隻為借貴寶地弘揚佛法,這三件物品乃本僧偶然所得,三位若是喜歡,願贈之三位。”

“大師客氣,大師遠道而來,當以禮相待,哪有收來客之禮的道理?不過,我等對佛法略懂一二,倒欲向大師請教一二。”

南宮鑒在三人之中,年紀最輕,雖彬彬有禮,但言辭之間仍不免有些書生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