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溝通激勵,讓員工說出心裏話
有這樣一個寓言,對現代管理者會有不小啟示:
有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鐵門上,一根鐵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它撬開。鑰匙來了,它瘦小的身子鑽進鎖孔,隻輕輕一轉,那大鎖就“啪”地一聲打開了。鐵杆奇怪地問:“為什麼我費了那麼大力氣也打不開,而你卻輕而易舉地就把它打開了呢?”鑰匙說:“因為我最了解它的心。”
現在,很多企業內部存在著這樣的問題:員工之間不團結,對企業沒有責任感、安全感和忠誠心,與企業間矛盾日益加深。管理者們花了很大力氣去解決問題,可員工的心就像是一把大鎖,無法打開。
想真正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做的就是轉變觀念。有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就是管理者將員工看作什麼?是成本、資源,還是財富?如果看作成本,就會千方百計地貶低他;看作資源,就會更好地開發、利用他;看作財富,才會盡你所能地創造他、擁有他。管理者隻有轉變觀念,將員工當作財富,才能找回員工的責任感和忠誠心。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如何得到並留住最需要的人才,是管理者最關心的問題。他們嚐試了很多途徑,如改變公司內部的管理製度、改善工作環境、建立新的績效考核係統等等,可效果不佳,為什麼?就是因為他們忽略了一個環節——激勵。建立有保障的激勵製度,創建一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才是得到並留住人才的上策。
可僅有激勵是不夠的,還必須和員工進行溝通。這也是許多管理者常常忽略的。溝通,首先應該尊重員工,這是基礎和核心;溝通,不應僅局限於工作上的事,還可以對公司的企業文化、管理製度進行交流。這樣同時可以了解員工的需求、興趣和愛好。溝通,可以讓我們知道怎樣建立和運用激勵製度,知道如何打造開員工心鎖的“鑰匙”。
在與員工溝通的同時,薪酬激勵也不可少。此外,管理者還應針對不同的人、不同的環境,采用不同的非薪酬激勵機製。非薪酬激勵機製歸納起來可分為三種形式:
[1]情感式。在溝通過程中,了解員工的實際情況,幫助員工解決一些生活中、學習中或者工作中的困難,並將影響麵逐漸擴大。
[2]肯定式。留意員工的工作情況,並在公共場合對員工的成績或者貢獻表示肯定或者表揚。
[3]授權式。充分挖掘員工的潛力,根據員工的能力,合理地分配工作,讓員工可以參與公司的不同層次的決策工作,這樣不但滿足了員工的管理願望,也會讓員工找到歸屬感。
在保證靈活使用激勵製度的同時,管理者更應該盡量站在客觀的立場,真正做到唯才適用、一視同仁。強調溝通、激勵,並不是說企業事事都要遷就員工、討好員工,而是說應該科學管理,充分發揮溝通的作用,找到打開員工心鎖的鑰匙。如此,才是解決企業內部矛盾問題的最佳方法。
5.掌握使用員工的心理高招
管理者要想達到管理的目的,必須把握被管理者的心理。隻有懂得員工心理的管理者,才會掌握使用員工的高招。下麵就是有關專家提出的高招:
(1)調動員工積極性的高招
[1]做個“懶惰”、“簡單”的管理者。
你一定不喜歡一個“懶惰”、“簡單”的管理者,但此類的特殊“素質”對於培養下屬卻很有必要。當然,這裏的“懶惰”具有一點特殊的含義,是指管理者不必凡事躬親,而要懂得分權,讓大家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太勤快的管理者很容易讓下屬懶惰。這裏的“簡單”,是指管理者在部署工作時隻需告知做什麼,無需教之怎麼做,給下屬發揮創造才能的機會,這樣可以激發其積極性和創造性;考慮太多的管理者很容易讓下屬頭腦簡單。
[2]讓B級人做A級事。
讓低職者高就,壓擔子促成長,是開發人才的一種成功策略,與傳統的量才使用、人事相宜等管理思想不同。這種策略不是人才高消費,也非人才超負荷,即使員工感到有輕微的壓力,又不致感到壓力過大,恰到好處,可以有效激發員工的奮發進取精神。
[3]走動管理。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經常采取突然襲擊的辦法走進白宮的各部辦公室,或在別人開會時偷偷溜進去旁聽,這其實就是走動管理。走動管理是當前在西方比較流行的一種新管理方法。它有兩大好處:
可以掌握下屬的第一手材料;
可以增強下屬們的責任感和自豪感。
[4]業績最佳時立即調整。
人的才能增長是有周期性的,通常一個人在一個崗位上工作的時間以三至四年為宜。經曆也是一種財富,與其給庸才不如給人才。在業績最佳時調整那些優秀人才的崗位和職位,對於他們不斷提高、繼續成長大有益處。這是造就複合型人才的有效方法。
[5]遂員工所願。
你可能會說:“還不亂了套?人人都想當經理、書記、縣長、市長,誰來當下屬和群眾?誰管得了誰呢?”這裏的“遂員工所願”意思是,人才資源開發要營造一種寬鬆的社會環境,在可能的情況下,盡力去滿足員工的興趣、愛好和誌向。這樣他們才能心情舒暢、施展其長,充分釋放自身的能量。
(2)讓下屬聽話的心理高招
[1]評價要清楚明白。
管理者描述問題要力求精確,不可泛泛而談,否則,下屬可能不明白自己到底幹的是好還是壞,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和動力,而且難以臣服於你。例如,作為管理者,批評下屬工作馬虎的時候,如果你說:“你的這份報告做得太馬虎了,我實在不能接受。”下屬不知道到底馬虎在什麼地方,不知道如何修改,又不敢詢問,必然會耽誤工作。如果這樣說:“你的報告中數據不夠準確,市場分析也不夠精確,與當前真實的市場情況尚有一定差距……”這樣下屬有了改進方向,也會口服心服。
[2]誇獎要基於事實。
不誠實的誇獎無異於批評。主管對下屬的誇獎,必須有事實根據,有真誠的態度。否則,下屬可能心裏犯嘀咕:“我沒怎麼樣啊,他這麼誇獎我,葫蘆裏賣的什麼藥?是不是在挖苦我啊……”
[3]批評要恰如其分。
管理者批評下屬,不宜一步到位,一開口就罵,罵了就走。否則易使下屬心生怨恨,更加不好好工作。正確的批評應該分三步走:先肯定下屬的工作成績,然後再具體地指出他工作中的不足,最後提出你對他的期望。如此一來,批評加好評,巧妙而委婉,讓被批評者心中有數又不至於大跌麵子,從而更心甘情願地工作。
[4]期望要態度誠懇。
對下屬提出期望,要有根有據、態度誠懇,方可起到激勵鬥誌的作用;否則,隻會讓下屬心生厭惡,或者心理壓力太大,而工作消極。
[5]“恩威並施”要得當。
“恩”就是溫和、獎勵,“威”就是嚴格、責備。下屬做的有失妥當的地方固然應當責備,而對其表現優秀之處更不可抹殺,要給予適當獎勵。這樣下屬的內心才能平衡,才能認真地反省失誤,發揮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