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千萬別跌入職場人際陷阱(2 / 3)

一個人隻要被對方揭穿缺點或被羞辱,就會與人反目成仇。因此,員工在工作場所千萬記住,不可傷了和氣,互相指責或爭論是非。

在公開場合與人針鋒相對造成的惡果遠甚於私底下雙方的爭論不休。因為,前者會使對方產生不能在公眾麵前丟麵子的反抗心理,並為此而不顧一切。

許多在職場中人際關係惡化的人,往往都是因為不注意這點,而在公開場合與同事為了一點小事就爭論不休而造成的。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尊心,都有怕丟麵子的心理,如果你今天因為有理或抓住了別人的弱點而使對方難堪,明天別人抓住你的不是,會以同樣的方法對待你。這樣下去,你會得到什麼好處呢?

因此說,同事之間,公開場合勿傷和氣,必須牢記於心。

4.避開職場說話的五大禁忌

在職場上,有些說話的禁忌必須注意。隻要你說了一句不中聽的話,你的形象可能就會大受影響。即使你以前有多麼努力,說話技巧多麼高超,也會因為一句錯誤的話語而後悔。

因此,在職場中與人打交道,掌握一定的說話技巧的同時,也要注意各種說話的禁忌。

(1)不道人之短

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每個人都有他的短處,因此,在職場上與人說話時,要盡量避免談論別人的短處,否則你的形象和人際關係都會大打折扣。

你要明白,如果你貿然地將你所聽到的別人的短處宣揚出去,不亞於顛倒是非。說出去的話,猶如潑出去的水,你是收不回來的。當你了解了事實的真相後,你還能收得回來嗎?

要是別人向你訴說某人的短處,你唯一的辦法就是聽了就算。像別人告訴你的秘密一樣,你要三緘其口,不可做傳聲筒,更不要將這種話記在心上。

不可以就片麵的觀察在背後批評別人,除非是善意的批評。說一個壞人的好處,別人聽了最多認為你是無知;把一個好人說壞了,人們就會認為你居心不良了。

在職場的談話中,有百分之八十都是閑聊。這時,無論你聊什麼話題都好,就是不要議論和誹謗別人。因為用別人不知道的秘密來抬高自己的身價,是令人最不能容忍的事。

(2)不隨便插嘴

插嘴插舌是讓人很討厭的一種說話習慣。千萬不要自作聰明,把其他人談得正火熱的話題打轉了方向。不要成為一個沒有學識而又裝腔作勢的人,並且,即使你對這個話題十分了解,也不要隨便打斷別人的談話。

要記住,打斷別人說話是最沒有禮貌的行為。假如你的同事或上司正在津津有味地談論一件事,而其他人也聽得興高采烈,你就不要插入一句:“啊,我知道這件事,它是……”被你打斷話的人,肯定不會對你有好感,並且其他的聽眾大概也不會對你有好感。

(3)說話不武斷

凡是你說的話,就是天經地義,一點兒也不能更改,一點兒可以考慮的餘地也沒有。如果你有這種習慣,還是趁早改掉的好,否則在職場上會處處碰壁。

為了讓別人有考慮的餘地,你要盡可能地改變你的判斷。你要把自己的判斷限製一下,並說明這隻是你個人的看法,或者隻是你親自感到或親眼看到的事實,也許別人有與你不盡相同的經驗。

除了極少數的例子外,你最好避免用類似這樣的語句來說明你的看法:

◇“絕對是這樣的!”

◇“全部都是這樣的!”

◇“總是這樣的!”

你可以說“有些是這樣的”、“有的時候是這樣的”,甚至你可以說“多數人都是這樣的”,這比說“所有的人都是這樣的”要好得多。

要盡量避免用一種教訓的語氣來講話,也不要用一種非常肯定的語調來講話。

(4)不提敏感話題

聊天時應該注意避開那些不合適的、不受歡迎的話題。不受歡迎、應該回避的代表性話題包括:私人隱私、意識形態、身體缺陷等。

此外,我們都知道,人們對價值觀的判斷往往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改變,有些會被視為“敏感話題”的話題現在看來已稀鬆平常;而有些原本無所謂的話題卻成了“燙手的山芋”,無人敢碰。

在對待敏感話題方麵,反應一定要快。有人會想,以前談及這一類話題都沒問題,現在必定也一樣。這種輕視態度很要不得。在這方麵,最典型的要屬“什麼時候結婚”,“家人還好嗎”,“孩子怎麼樣”等家庭方麵的話題。這種話題經常被人們提及,但是,當今社會的家庭狀況已呈現多元化傾向,很多人過單身貴族生活,不打算結婚;有些夫婦則因雙方都是上班族,由於經濟等各方麵條件而暫時不想要孩子;更何況目前離婚人數劇增,而再婚人數也呈現上升的趨勢。

人們對於隱私權也越來越重視,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如果詢問對方有關於生活部分的隱私,便很可能讓對方陷入尷尬境地,談也不是,不談也不是。因此,在不甚了解對方家庭狀況的情況下,不宜貿然提及。另外,也不要想當然地認為以前這樣問都沒問題,現在必定也沒問題,要知道,現實生活的節奏及變化實在太快了。

(5)別心不在焉

與人說話千萬別心不在焉,如果他告訴你一個他覺得很有趣的故事,你卻把注意力分散到別的地方,像靈魂早已不知飛到哪裏去了似的。這時他一定覺得你沒有禮貌而感到掃興。

所以,你對別人的談話要隨時加以反應,有時點頭,有時微笑,有時搖頭。有時你可以說:“是的,我是這樣覺得的。”有時說:“這一點我不大同意。”有時說:“據我所知,這件事是這樣的。”“你說的這個問題,對我很有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