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安的臉上帶著燦爛的笑容,舉止文雅,一舉一動都透出上位者獨有的高貴氣質。於是,那些討好他的臣子更加臣服,不論是表情還是言語都更顯阿諛姿態。
看著項安侃侃而談,項燕傾想起兒時的一些不好的回憶,不由打了個寒顫,露出厭惡的表情,遠遠地走開了。
“還是和以前一樣,人前光鮮,背後險惡呢!”
能夠想出的奉承的話語都被說盡,圍著項安的大臣們終於安靜了下來,此時卻有一名留著山羊胡子的文臣走了出來,朝著項安躬身一禮:“微臣以為安王殿下應把握良機,於此罷黜太子登頂皇位!”
眾臣臉上的表情紛紛凝滯,緊接著又恍然和激動起來:終於走到這一步了,從今往後我們就是從龍功臣!
“李太常,這可是在父皇陵前,本王怎能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事?!”項安怒斥。
李石撲通一聲跪到地麵,將額頭重重磕到青石板上:“微臣有罪,懇請安王殿下治罪,但是微臣仍要請求殿下,為了我大項的未來,當於此文武百官彙聚之際,罷黜無能太子,登頂皇位!殿下若不答應,微臣便磕死在先帝陵前!”
說著,他又將腦袋重重磕向地麵,看那氣勢洶洶的模樣若真是磕到地上整個腦袋恐怕都要四分五裂。
千鈞一發之際,一雙手扶住了李石,項安勉為其難地答應:“是本王錯怪李太常了,李太常原是一心為我大項。罷了罷了,本王就答應李愛卿的請求,若不然恐怕要寒了我大項眾多忠臣之心!”
一語激起千層浪,除了項安周圍的那個圈子之外的皇子公主和大臣們盡皆嘩然,兩個須發皆白老學究模樣的文臣更是跳出來指著李石的鼻子大罵:“好你個李石,你身為太常卿,掌太廟禮儀,居然於陛下陵前行罷黜太子推動皇子爭權,陛下屍骨未寒,你卻要陛下陵前血流成河,你這是大逆不道,大逆不道啊!”
“項安,父皇屍骨未寒,你居然認同李石的意見,你這是大逆不道,是要造反!”
有皇子站出來指責項安,其他皇子也陸續跟著指責,隻有大皇子和三皇子項勇默不作聲。大皇子是早已麻木,項勇卻若有所思,不知在想些什麼。
“我造反?皇位早就是我的囊中之物,我又何必造反?!”項安終於撕下虛偽的麵具,肆無忌憚地大笑,“來人,將這些亂臣賊子給我拿下!”
“是!”一路跟隨項安的趙毅踏出一大步,拔出腰間寶劍,振臂一揮,“將這些亂臣賊子拿下!”
話音剛落,數不清的戴盔披甲的士卒湧進了陵園,將眾人圍了個嚴實,然後將那兩個出聲批判李石的老學究和指責項安的皇子們拿住,在極短的時間內又秩序井然地退出了陵園。即使在拿人的過程中皇子們一直在尖聲叫嚷,那些士卒也絲毫不受影響。
“不愧是我大項最精銳的軍隊,果然不是江湖裏的那些烏合之眾能比的。”項燕傾輕聲呢喃。
誠然,江湖中存在不少武力高強的人物,他們或許可以以一敵百,但是絕大多數人都是那種純粹“混”江湖的,即使交給江湖上最強大的門派統領,在人數相當的情況下也遠遠不是軍隊的對手。
看了眼按兵不動的項勇,項安暗歎一聲可惜,沒能趁此拿下最大的敵手。又瞥了一眼低頭不語的大皇子,啐了一口:“廢物!”
“還有誰說我造反?”
“還有誰說我造反?”
“還有誰?!”
一連說了三遍,見沒人再有異議,項安隻好無奈地準備收手。如果可以,他當然也想一次將所有反對他的人統統打倒。
“我!”偃旗息鼓之際,人群裏忽然想起來這麼一個聲音。
於此時,項燕傾看得分明,項勇悄悄往背後打了個手勢。
“你是何人?”
“殺你之人!”
“嗯?!”不知何故,項燕傾竟覺得來人的聲音似乎有些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