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跨世紀的國際漢學會議(3 / 3)

一是下世紀與本世紀大不相同。本世紀前期中國內憂外患。建國伊始,困難甚多,又走了許多彎路,加以海峽兩岸尚未統一,這些都或多或少影響了傳統文化的研究和發展。如到下世紀,那情況將會大大改變:祖國統一是期待中的事,經濟會得到長足的發展。在此大氣候下,在新世紀中,傳統曆史文化必將重新受到更大的重視,去學習、去研究,這就更引起世界的注意,也會更有力地帶動國際漢學研究的更大更深入的發展。

二是本世紀國際漢學研究本身所取得的成就與所得到的重視,也必然會推動其向前加速地發展。近年中世界各發達國家學習中國語言、中文的風氣方興未艾,發展十分迅速。據知德國波恩大學中文係就有學生六百多人。日本除東京、京都等大城市外,小小一個靜岡縣浜鬆市,隻有近三十萬人,七八年前,沒有一處學習中文、中國語言的正式或業餘學校。而在八十年代後期,一下子出現多處學習中國語言文字的學校。其他各大國學習中文、中國語言的更多,隻學中國語言、中文雖然談不上是漢學,但更多的外國人掌握了中國語言文字,就充分具備了進一步研究漢學的條件。這樣在本世紀前後期國際漢學研究成就的影響下,在中國四千年光輝燦爛傳統文化的照耀吸引下,必然有許多人以其所掌握的中國語言文字去從事專業或業餘的漢學研究,不但要將本世紀國際漢學研究的傳統繼承下去,而且還必將發揚光大。

三是海外華人、華裔的巨大影響。他們人數眾多,是擁有資金雄厚的大財團,影響著世界經濟,而且國際地位、知識層次都大大提高,各個學術領域,都有華裔的知名學人。他們眷戀傳統宗邦文化,雖在異國,也還普遍關懷宗邦文化,不少地方,還十分重視華文教育,保存中華傳統風俗習慣,並隨著時代發展,賦予以新內容,使之產生新影響,小到使用筷子吃中國菜,打太極拳,吃中國藥,大到研究《孫子兵法》,重視儒家思想,開創“新儒學”學派等等,這些都將大影響和推動下世紀國際漢學的進一步大發展。

以上三點,是我對新世紀國際漢學發展的預測,根據客觀情況所作的估計。當然,要實現這些預測,還要靠當前海內外專家學者的努力,以及未來各代專家學者的共同努力。中心是發展華夏傳統文化,使之在新世紀中煥發新的光芒,彙入全世界、全人類的文化洪流中,發揮更有益於世界文明的巨大作用。

這裏有兩點必須注意,即一是傳統文化的高層次繼承問題,二是絕學的繼承、延續和新的漢學領域的開拓。這首先關係到一個教育問題,即在國內提高人文學科、本國語言、文字、曆史等的教學質量和深度的問題,在海外華文教育的深度問題。其次是漢學研究的廣度、深度和進一步科學地認識曆史課題的問題。中國近百年中,由於種種政治原因,對傳統的本位文化教育揚棄得很多,變化十分大,但卻多未能以現代科學觀點和方法作深入的研究和評估,作曆史的再認識。某些領域水平越來越浮淺,不少已成為絕學。以上兩點的重視與提高,均有待於新世紀仁人誌士的不斷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