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勤奮負責,擁有卓越工作(3)(3 / 3)

對這樣的決定小張覺得不服,找上司去評理:“我並沒有犯什麼大錯呀,你那天讓我找的資料我也找到了,你為什麼還開除我?”

“是的,你是做了,”上司說,“但你做事時的效率太糟糕了,而且做事的風格也讓人難以忍受,你這樣會影響整個公司的工作節奏。”

小張辯解道:“那隻是偶爾出現的情況,我平時不是那樣的。”

“好了,你不用解釋什麼了,那天的事實說明了一切。”

工作就意味著責任,也隻有把責任徹底落實了,才意味著工作的完成。隻是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責任所包括的範圍卻遠不止這些,還包括工作方式、行為風格、做事態度、工作效率等。這其中有一個基本的評判標準,就是使工作的效果達到最佳。

每個人在投遞自己的簡曆時,都會在“自我鑒定”一欄中加上“有工作責任感”這樣一句話,在剛開始工作的時候,也會小心謹慎、全神貫注,但這些就能說明一個人具有責任心嗎?不能。上司對這些也不會關心,他們關心的是你的工作效果,而這,就必須用事實來說話。因為他們相信,隻有這樣,才能辨別出你的責任心是偽裝的還是本色的,是膚淺的還是深刻的。

英法等歐洲國家都極力在美洲大陸上開辟著自己的新天地,許多新的矛盾也因此不斷湧現了出來。由於法國與英國在美洲的領地邊界並沒有清晰地確定下來,於是,野心勃勃的法國開始由北南下,滲透到了弗吉尼亞這塊肥沃的土地,這嚴重威脅到了英國在美洲的利益。一場戰爭由此而變得在所難免了。

擔任這場戰爭的英國指揮官是布雷多將軍,他是一名具有出色的軍事素質,且富有勇敢精神和正規作戰經驗的將軍。可是,美洲這塊大陸對於布雷多將軍來說,是完全陌生的,地勢也跟歐洲不同,正規軍進入這樣的區域之後,原有的作戰模式就完全失去了作用。那時還是一個無名小卒的華盛頓一再向將軍建議應該改變傳統的隊列式進攻,采取靈活的叢林戰術。另外,他還主張派熟悉地形的弗吉尼亞地方的士兵擔任先頭部隊。

但布雷多將軍卻沒有同意,他堅信自己的判斷,並認為年輕的華盛頓的意見根本就不值一提。結果,在這次戰役中,英國軍隊遭到了慘痛的失敗。法國人並沒有正麵和英國人交戰,他們采用“以靜製動,以暗製明”的戰術,把英國軍隊打了個落花流水。盡管布雷多將軍一直很鎮定地指揮著,卻不見任何成效,最後自己也受了重傷。

戰爭打敗了,誰該承擔這個責任呢?在隨後召開的弗吉尼亞會議上,布雷多將軍的戰術受到了來自各方麵的批評,他本人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但是雷多將軍並沒有推卸自己的責任,而是用之後的戰鬥去為自己挽回聲譽。

1904年,在蘇格蘭作家詹姆斯·巴裏的筆下,誕生了一個名叫彼得·潘的童話人物。彼得·潘出生在夢幻般的“永無鄉”裏,永遠不會長大,也沒有什麼憂愁和煩惱,當然,也不必承擔什麼責任。這一形象一經出爐,就被很多人追捧,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童話人物,並被多次搬上了銀幕。

本來,像彼得·潘這樣的人物,隻能出現在童話裏麵,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因為從一來到這個世界上開始,人就難免會承擔一定的責任和義務,這是每個人都逃避不了的。可是在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害怕承擔責任,寧願讓自己像個孩子一樣,不敢直麵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