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就意味著責任,隻有把責任徹底落實了,才意味著工作的完成。隻是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責任所包括的範圍卻遠不止這些,還包括工作方式、行為風格、做事態度、工作效率等。這其中有一個基本的評判標準,就是使工作的效果達到最佳。
美國獨立企業聯盟主席傑克·法裏斯在少年時曾有過這樣一段經曆:
那年他13歲,在父母開的加油站工作。那個加油站有三個加油泵、兩條修車地溝和一間打蠟房。法裏斯本意是去那裏學修車,可父母卻讓他在前台接待顧客。
每當有汽車開進加油站時,法裏斯必須搶先在車子停穩之前就站到司機門前,然後忙著去檢查油量、蓄電池、傳送帶、膠皮管和水箱。不久,法裏斯發現,如果自己的態度熱情、幹的活兒也不錯的話,顧客大多還會再來。於是,法裏斯總是爭取多幹一些,比如幫助顧客擦去車身、擋風玻璃和車燈上的汙漬等。
一段時問,有一位老太太每周都會開著車來加油站清洗、打蠟。隻是這輛車的內地板有很深的凹陷,打掃起來很麻煩,也很費力。另外,這位老太太還是一個很難伺候的人,每次當法裏斯給她把車準備好時,她都要自己再仔細地檢查一遍,讓法裏斯重新打掃,認真地清理車內的每一個角落,她才會滿意地開著車離去。
終於有一天,法裏斯再也不能忍受了,當那位老太太再次開著車來到這裏時,法裏斯拒絕為她服務。這時,法裏斯的父親走了過來,一聲不吭地幫老太太打掃幹淨車子。當老太太滿意地離去之後,父親對站在一旁的孩子說:“孩子,記住,這是你應該做的,無論顧客說什麼或者做什麼,你都要記住,這是你的工作,你就應該把它做好,並以應有的禮貌去對待顧客。”
父親的話對於法裏斯的影響是深遠的,以至於在多年之後他仍然如此說道:“正是在加油站的工作使我學到了嚴格的職業道德和應該如何對待顧客。這些東西在我以後的職業生涯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些在工作中總是抱怨,心懷不滿,為自己尋找各種借口的人;那些敷衍客戶,不能盡自己最大努力滿足客戶要求的人;那些對待工作毫無激情,總是推卸責任,不知道反省自己的人;那些不能按時完成各種工作的人,現在最好的行動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態,然後大聲而堅定地對自己說:這是我的工作!
的確,這是你的工作。既然你選擇了這個職業,選擇了這個崗位,就必須盡自己的最大能力將其做好,而不應該僅僅享受它給你帶來的利益和快樂。
美國前教育部部長威廉·貝內特認為:“工作是需要我們用生命去做的事。”因此,對待工作我們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和輕視,而應該懷著感激和敬畏的心情,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爭取把它做到最好。因為,這是你的工作,為此而付出的努力、灑下的汗水,都是你應該做的。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樣。事實永遠勝於雄辯。責任心不是空口喊的口號。它需要你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做出來。隻有用事實來證明,拿真實的成績來體現,才不會有人對你產生質疑,更不會有人將你淘汰。
6.不要推卸責任,用事實說話
在工作中,我們必須盡一切努力去避免失誤,因此不僅要保持著強烈的責任意識,還要在責任意識之上衍生出相應的能力來,隻有這樣,才是真正地對自己負責任——以結果為目標,專注行動的過程,致力於提高自己的判斷力和行動力。
一天上午,上司讓小張上網查一個資料。當時小張正在翻閱剛收到的一本雜誌,電腦還沒有打開。過了一段時間,小張還沒把資料給上司送去,於是上司隻好去催,卻見小張正在梳頭,聞言後才去開電腦,嘴裏還嘀嘀咕咕的,埋怨電腦的速度太慢。看到這種情況,上司的心裏很不舒服,訓斥小張道:“我就不明白了,你手頭上明明有工作,為什麼還看雜誌?看雜誌也無所謂,但你可以一邊開電腦,一邊看雜誌啊!自己的工作效率不高,卻埋怨電腦的速度慢!”說完這句話,上司拂袖而去。沒過幾天,小張就被開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