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曾說:“正泰有兩個‘上帝’,一個是顧客,一個是員工,要善待這兩個‘上帝’。”也正是他的這種觀念讓他獲取了成功。
同樣,我國古代的思想家荀子也說:“對於一般百姓,你隻剝削他,而沒有給予利益;隻想百姓效忠你,而你從不關懷他們;隻強迫大家為你做事,你不曾為百姓做實事。這樣治理國家,結果隻有一個可能,就是滅亡。”
可見,治國要以人為本,治理企業也是以人為本。
華人首富李嘉誠說:“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你的下屬希望的是什麼。第一,除了生活,他們一定要前途好;第二,除了前途好之外,到將來他們年紀大的時候,有什麼保障,有很多方麵要顧及。”
我們常常認為隻要準時上班、按時下班、不遲到、不早退就是敬業了,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領工資了。其實,敬業所需要的工作態度是非常嚴格的。一個人不論從事何種職業,都應該心中常存責任感,敬重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表現出忠於職守、盡心盡責的精神,這才是真正的敬業。
李嘉誠還說過:“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一個大企業就像一個大家庭,每一個員工都是家庭的一分子。就憑他們對整個家庭的巨大貢獻,他們也實在應該取其所得,反過來說,就是員工養活了整個公司,公司應該多謝他們才對。”
當我們竭盡全力、盡職盡責工作的時候,不論結果將會如何,我們都是最終的贏家、最終的受益者。因為勇於負責,充滿責任感地工作,就已經獲得了成功的最大回報。
在一份報紙上,有一則招聘教師的廣告:“工作很輕鬆,但要全心全意,盡職盡責。”事實上,不僅教師如此,所有工作的人,無論你處在什麼樣的位置都要對你的工作全心全意、盡職盡責。
任何一個人都應該盡職盡責,盡自己的最大努力,求得不斷的進步。這不僅是工作的原則,也是人生的原則。如果沒有了職責和理想,生命就會變得毫無意義。無論你身居何處,如果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最後都會獲得一定的成就。
知道如何做好一件事,比知道很多事情卻隻懂一點皮毛要強得多。有這樣一位校長,在每年學生的畢業典禮上,他都會給這些學生說這樣一段話:“比其他事情更重要的是,你們需要知道怎樣將一件事情做好,與其他有能力做這件事的人相比,如果你能做得更好,你就永遠不會失業。”另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也說過這樣的話:“如果你能真正製作好一枚別針,應該比你製造出粗陋的蒸汽機賺到的錢更多。”
上麵的兩句話,其實就是告訴我們,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都應該精通它。任何一個人都應該下定決心掌握自己職業領域的所有問題,使自己變得比他人更精通。如果你是工作方麵的行家裏手,精通自己的全部業務,就能贏得良好的聲譽,也就擁有了成功的秘密武器。
我們所生存的世界是互為依靠的世界,所有生存在這個世界的人都需要共同努力,鄭重地擔當起自己的責任。這樣我們才會享有生活的寧靜和美好。如果一個人懈怠了自己的責任。那麼這個人就會給別人帶來不便和麻煩。甚至是生命的威脅。
2.有責任,沒借口
一個周日的下午,風很大,一家人駕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突然,一幅畫麵進入了他們的視線:在公路左側的曠野上,一個中年人正從輪椅上躍起,撲向一大片報紙。被風吹散的報紙在空中飛舞著,到處都是。他在地上爬行著,努力想去抓住那些報紙,可風太大了,而他的腿又有殘疾,顯然要想把報紙收攏在一起是很困難的。
“爸爸,我們去幫幫他吧!”坐在後麵的兒子說。於是找了個位置把車停好,一家人一起衝過去幫忙。風的確很大,好長時間一家人才把散在四處的報紙撿拾完,然後抱著圍攏到那個人的身邊。此時,強烈的好奇心使這家人很想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隻見那個中年人緊緊地抓著幾張他費了很大勁才撿回來的報紙,並掙紮著坐回到輪椅上,一隻手臂抖個不停。
“發生了什麼事?”兒子問。
中年人長出一口氣,說:“老板讓我把幾捆報紙送給客戶,等我到地方的時候發現少了一捆,急忙回來沿途尋找,可當我來到這裏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報紙被風吹得到處都是。”
父親脫口問:“你不會打算一個人把這些報紙撿起來吧?”
“當然,我必須這樣做,這是我的責任。”中年人這樣回答時,用一種很奇怪的眼神望著父親,好像很不理解他為什麼會這樣問。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個雙腿有殘疾的人匍匐在狂風肆虐的曠野中,伸著雙手試圖抓住漫天飛舞的報紙會是一種什麼情景。這並不是他能夠做到的事情,但他卻勇敢地這麼做了,承擔起了因自己而造成的錯誤。雖然他的身體有缺陷,但他有著一顆最健康的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