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批評員工應注意的藝術(1)(1 / 1)

問題事典:

西周時期的宋國是地處中原腹地的一個小國。自周武王火商,由周公賜地對侯以來,這個由殷商後裔掌管的小國統治者一直過著苟且偷安、無所作為的生活。乃至春秋末年,強大的齊國起兵攻打宋國時,宋王還沒有警覺。他雖然派了人去了解齊兵進犯的情況,但是對打聽消息的人提供的情況並不相信。他派的探馬回來說:“齊兵已經迫近,都城裏的人都很恐懼。”

宋王身邊的大臣卻說:“他這種說法分明是在動搖人心,是一種內自生礦的表現,自己先從內部腐爛了。以宋國的強大和齊國的弱小而論,哪裏就會危險到這種地步呢?”

宋王聽了這樣的解釋,立即以欺君之罪殺了那個探馬。緊接著,宋王又派一個人再去了解齊兵的動向。探馬回來以後說的情況和前一次沒有兩樣。宋王憤怒之下叉命殺了這個探馬。在很短的時間內,宋王竟一連下令殺了3個探馱隨後,宋王又派了一個人出去偵察。這個人出了城沒走多遠就發現了齊民他在回城的路上碰到了自己的哥哥。哥哥問道:“齊國馬上就要兵臨城下,宋國的都城危在旦夕,你現在打算到哪裏去?”

弟弟回答說:“我受宋王之遣出來偵察敵情,沒想到敵人已經這麼近了。我正想回城報告敵兵迫近、國人恐慌的情況,但是又怕落得如同前幾個探馬那樣的下場。講真話會死,不講真話被人發現恐怕也會死,所以此刻我不知如何是好?”

他哥哥對他說:“你千萬不能再報告實情了。隻要不是立即就死,即使齊兵攻破了城池,你還有一線逃生的希望。然而你若報告了實情,肯定會比別人先死。”

弟弟按照哥哥的意圖去做了。他回報宋王說:“我出北門騎著馬跑了好大一陣工夫,連個齊兵的影子也沒見到。剛才進城後我看到各家各戶都很安定。”

宋王聽了這話非常高興。那些粉飾太平的大臣們借機表功地說:“先前的那幾個探馬真死得應該。”歡喜之下,宋王賞了這個探馬很多金錢。

此後不久,城門外齊兵勝旗如林、殺聲震天。宋王看到大勢已去,悔之莫及。他在倉惶之中帶了幾個護身的將領,匆忙跳上馬車逃跑了。

因為形勢緊迫,沒有人去追究這個撒謊的探馬。他趁都城上下一片混亂,迷離了宋國。後來他在別的國家竟然成了一個大富翁。

宋王及其寵臣僅憑自己的主觀意願去判斷別人言行的真偽,結果弄得國破家亡。

企業管理中也是一樣,批評下屬一定要以事實為根據,千萬不能根據推測,盲目下結論,使下屬蒙冤,自己也可能因此受到傷害。作為一名管理者,批評是要講究藝術的。

批評是一種藝術。作為管理者,能以一種幽默的方式責備對方,這是最好不過的了。在玩笑中提醒了對方,也在玩笑中告訴了對方自己不在意。如果能在私下裏提醒,而不是當著許多人的麵,那就更巧妙了。

有些管理者總覺得批評、責備人是件嚴肅的事,於是總會下意識地找個正規的場合,用比較嚴肅的語氣和表情進行批評。其實批語、批評與責備有很多講究,對不同的對象要采取不同的技巧,也要選擇不同的時機。

批評下屬是一件不太輕鬆也不容易的事情,有時會令那些缺乏管理知識和經驗的領導者感到無所適從。但是,誰都會犯錯誤,如果管理者不懂得如何批評下屬,就有可能降低部門的工作效率,甚至影響整個團隊的工作情緒。有些管理者一時激動就不分青紅皂白對下屬進行批評,而忽略了對客觀事件本身進行全方位的調查。所以在批評前要弄清事實真相。而且批評最好能單獨進行,如果找上幾個領導一起批評,那就成批鬥會了,結果會讓對方感到無地自容,甚至對生活都會失去信心。如果能在辦公室單獨進行,即使其他人也知道,但至少他會有一種僥幸心理:“領導批評我好像沒人知道。”領導在批評下屬時應盡可能營造輕鬆一點的氣氛,比如以關心問話開始,或者以聊家常開始,都能讓批評具有一些人情味,也能體現你的關心。

雖說事情都是人做的,但在批評下屬時,還是要盡量對事不對人。這樣做也是為了防止讓下屬認為你對他有成見。“對事不對人”不僅容易使下屬客觀地評價自己的問題,讓下屬心服口服;它的重要意義還在於這樣可以在部門內部形成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使下屬不會產生為了自己的利益去溜須拍馬的想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