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潤年
(寶雞文理學院圖書館館長、教授)
德性論、義務論、價值論是倫理學基礎理論的三個維度和組成部分,也可以視為倫理學史上的三個流派。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開啟了真理標準與價值標準的討論辨析,由此引發了中國特色的價值哲學研究,同時也為倫理學研究提供了新的哲學基礎和價值取向,給倫理學研究注入了人文精神和主體意識。在緊扣時代主題,對科學與人文、事實與價值、客體與主體關係的深入思考中,推動了價值哲學與倫理學的結合,也推動了價值論倫理學在中國的發展。
一、價值論倫理學是價值哲學與倫理學交叉、滲透和深入發展的產物
倫理學是一門古老而常新的學科,它作為哲學的分支學科早已被學術界所公認。近代出現了形形色色的資產階級倫理學,也產生了馬克思主義倫理學以及當代應用倫理學的許多個分支。現代倫理學已經演變成一個分支龐雜的學科群,其專業譜係從道德存在論、道德認識論、道德價值論、道德實踐論一直延伸到經濟倫理、政治倫理、文化倫理、科技倫理、環境倫理、生命倫理,等等。
作為廣義哲學的二級分支學科,倫理學與價值哲學之間是並列關係,同時也有滲透、交叉的關係。並列關係是指這兩門學科互不從屬,不能相互代替。滲透、交叉關係是指這兩門學科的研究對象、任務和方法有一些相通的地方。如價值與價值觀、價值分類與道德價值、道義價值與功利價值、道德價值與人的價值問題,以及價值評價、價值標準、價值衝突、價值選擇等問題,是價值哲學和倫理學都要涉及的問題。在研究方法上,這兩門學科都要涉及形而上與形而下,事實認識與價值認識、理性認識與非理性認識、知識論與價值論等關係問題。
中國傳統倫理學中的價值論維度是一直存在的,隻是還沒有作為一種自覺的學科意識獨立發展,而是與倫理學的德性論維度和義務論維度交織在一起。改革開放以來興起的價值哲學無疑對倫理學價值論維度的自覺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可以說,當代中國價值論倫理學就是在價值哲學與倫理學交叉、滲透的基礎上產生的,也是伴隨改革開放30年來的曆史實踐和國內外背景發展而來的。它是從日益覺醒了的主體意識出發,對曆史和現實中的一切道德範疇、道德規範和道德原則所蘊涵的倫理文化觀念進行價值論的認識、澄清、評價、選擇和建構的結果。它也是對傳統社會的德性論倫理學和義務論倫理學的深化和超越,是倫理學發展的新階段和新範式。
一切倫理學都是係統化的倫理思想和價值觀念體係,都必然有形而上的哲學基礎和形而下的實踐基礎。在倫理學的哲學基礎和實踐基礎中都涉及價值問題,特別是“道德價值”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倫理學就是關於什麼是道德價值,以及如何創造或實現道德價值的學科,也是為人類認識和追求道德價值而服務的學科。
當前,價值哲學和倫理學都麵臨發展困境。這兩門學科擺脫發展困境的出路也在於相互靠攏,並要尋求正確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信仰關係的共同價值原則。
二、20世紀以來,在西方國家流行的直覺主義倫理學、情感主義倫理學、自由主義(正義論)倫理學都是價值論倫理學的不同表現形式。正是價值論倫理學的產生和發展才推動了整個西方、乃至世界價值哲學思潮的興起
直覺主義倫理學是20世紀西方價值論倫理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它又分為價值論直覺主義和義務論直覺主義。前者是對傳統德性論倫理學的超越,後者是對近代義務論倫理學的超越。價值論直覺主義倫理學以英國的摩爾為代表。胡塞爾在《倫理學與價值論的基本問題》一書中,還概述了現象學倫理學與價值論的主要觀點。義務論直覺主義倫理學的主要代表普裏查德和羅斯都反對摩爾把“善”看做倫理學的基本概念,而是把“義務”、“正當”等看做倫理學的基本概念。同直覺主義倫理學一樣,情感主義倫理學也是20世紀西方價值論倫理學的分支之一。它的理論宗旨在於:把倫理判斷看做一種非事實描述的情感、態度、信念的表達,認為它不具備邏輯與科學那樣的普遍確定性和邏輯必然性。情感主義倫理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羅素、艾耶爾、卡爾納普、史蒂文森等。如果說情感主義有什麼缺陷而易於遭受批評的話,那就是它把“價值根源於人”等同於“價值根源於人的情感”了。自由主義(正義論)倫理學也是現代西方價值論倫理學的一個分支。在西方現代自由主義內部,一直存在著一個有待解決的內在困難:即是否必須在自由與平等之間作出一種價值選擇?特別是如何確定兩者在整個自由主義價值體係中的秩序和地位?在羅爾斯的《正義論》之前,這一難題始終沒有得到充分合理的解釋。在《正義論》中,羅爾斯強調了平等,提出了處理“平等的自由”和“平等的分配”的兩個原則。按照羅爾斯的看法,功利主義所關注的是“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是社會福利總量的增長,製度設計的正義與否取決於是否促進社會福利總量的增長,而至於這個總量如何在個人之間進行分配,以及這種分配是否公正,功利主義並不關心。這樣,功利主義便為以社會整體利益的名義犧牲和壓製少數人的自由權利的行為打開了方便之門,而這完全是與正義的要求背道而馳的。羅爾斯堅信,每個人都擁有平等的神聖不可侵犯的自由權利,即使是為了絕大多數人的功利,也不能犧牲個別人的權利。換言之,個人的平等權利優先於功利,優先於社會整體之善。對於羅爾斯的新自由主義來說,政治哲學的核心概念是正義,正義原則優先於功利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