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彭大魔:好一個為舞台劇而生的“大魔”(2)(1 / 1)

Q=《俏麗》BOSS P=彭大魔

舞台劇情懷丟不掉

Q:您參導的央視春晚小品《今天的幸福2》 獲得了二等獎。這是你第幾次參與春晚節目的製作?除了不拿酬金外,參與春晚的節目製作還有什麼特點?

P: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春晚節目的製作,既緊張又感到很費勁。因為每年的春晚是全國人民最重視的“年夜大餐”,所以春晚小品節目的製作過程比較繁瑣。春晚的受眾群體相當廣泛,每個節目都要麵對全國不同階層和群體,在小品編劇、演出等環節的要求也很嚴格。作品的題材不能過於生僻,也不能過於具有針對性,最好是老少鹹宜,大家都認同和喜歡的內容。春晚的小品節目製作最大的特點就是時間,我們需要在十幾分鍾的時間內去講述一個完整並具有趣味性的故事,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艱難的挑戰。春晚前,小品的排練十分緊張,團隊成員每天顛倒黑白地練習,有時候,一天隻能睡兩三個小時的覺。雖然排練的過程十分艱辛,但是結果是好的,很欣慰,大家非常喜歡這個小品,我們製作團隊的所有付出和努力沒有白費。

Q:您創作春晚小品故事的靈感來自哪裏?怎麼會想到編寫這樣一個故事?

P:《今天的幸福2》續寫了2012年春晚上的麻花故事,講述了可愛角色“郝建”的助人經曆。 在編寫這個小品之前,我們開心麻花製作團隊進行了一場“頭腦風暴”,大家群策群力,集思廣益,思考怎麼能讓小品比上年更具有新意,讓整個故事更有戲劇衝突性。之後,我們就想到了這麼一個好玩的故事,以“一個小的誤會”讓“郝建”這個人物卷入一場家庭糾紛中,引發了一係列搞笑的橋段,小品“包袱”簡單易懂,再加上沈騰、馬麗等演員的精彩演繹,希望大家也能在歡笑中反思自己的人生,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

Q:你在北電是就是校內風雲人物,畢業後怎麼進入舞台劇圈子的?

P:因為喜歡。我是北京電影學院表演係的學生,在大學期間,經常參演舞台劇,去各個大學演出,自己也組建過劇團。畢業以後,一個偶然的機遇,就進入了開心麻花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成為了開心麻花團隊的簽約導演。我認為導演和演員行業上較為相通,演員必須深刻的理解導演的意圖和話劇的深層涵義,才能將其生動地演繹出來。如果有了演員的感知能力,我想做導演就會更加容易。我2007年加入開心麻花團隊,到現在已經有六年了。我希望一直做到自己沒有遺憾為止,想讓我創作的舞台劇達到自己所要追求的最好層次。但是不管以後如何,舞台劇的情懷已經深紮在我心裏,一輩子丟不掉了。

Q:有沒有打算拍攝電影?

P:近期,公司有拍攝一部電影的打算。

如果順利,今年七月份就可以開機,目前處於劇本策劃和籌備中。這部影片所講述的故事比較接“地氣兒”,也是通過講述一個平凡的小人物所引發的一連串的連鎖反應。現在還不能透露太多細節,給大家留個懸念(笑)。

Q:舞台劇編劇和影視作品編劇有什麼異同?

P:我認為開心麻花團隊所編寫的舞台劇和影視作品差別不是很大。因為,我們的舞台劇也是在講一個和影視作品容量、時間相當的故事。但是,舞台劇比電影製作難度更大。因為影視作品在講述一個情節的時候會通過視聽語言、不同場景和人物來烘托氛圍,而舞台劇就相對較為固定,要把很多事件、人物以及戲劇衝突都融合在一起。時空、地點變換,需要撤台轉換布景,還需要聲、光、電等多媒體手段運用有效地配合表演。另外,一部舞台劇往往連著演出多天多場,甚至有時候還要加場,每場演出都有細微的不同。因為演員每天的狀態不同。話劇的表演連貫性較強,一旦出錯無法彌補,而電影則是演員麵對鏡頭表演而不是直接麵對觀眾,忘詞或者出錯可以重演。所以,創作舞台劇的工作量特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