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禪的故事(1 / 1)

慈悲之心是一種魅力

有位女施主家境很富裕,無論其財富、地位、能力、權力,還是漂亮的外表,都沒有人能夠比得上她,但她卻還是鬱鬱寡歡,連個談心的人也沒有。於是她就去請教無德禪師,詢問如何才能具有魅力以及贏得別人的喜愛。

無德禪師告訴她:“你能隨時隨地和各種人合作,並具有和佛一樣的慈悲胸懷,講些禪話,聽些禪音,做些禪事,用些禪心,那你就能成為有魅力的人。”

女施主聽後,發問:“禪話怎麼講呢?”

無德禪師回答:“禪話,就是說歡喜的話,說真實的話,說謙虛的話,說利人的話。”

女施主又問:“請問禪音怎麼聽呢?”

無德禪師回答:“禪音就是化一切音聲為微妙的聲音,把辱罵的聲音轉為慈悲的聲音,把毀謗的聲音轉為幫助的聲音,哭聲鬧聲,粗聲醜聲,你都能不介意,那就是禪音了。”

女施主再問:“那請問禪事怎麼做呢?”

無德禪師回答:“禪事就是布施的事,慈善的事,服務的事,合乎佛法的事。”

女施主更進一步問:“禪心是怎麼用呢?”

無德禪師回答:“禪心就是包容一切的心。”

女施主聽了之後,一改從前的驕氣,在人前不再誇耀自己的財富,不再自恃自己的美麗,對人總謙恭有禮,對眷屬尤能體恤關懷,不久就被誇為“最具魅力的施主”了。

佛心領悟

財富、地位、能力、權力和漂亮的外表,隻是一個人的外在條件,這些外在條件固然重要,但真正能使我們贏利別人喜愛的,卻是我們的心靈。要想成為一個具有人格魅力的人,就要擁有一顆慈悲的心,一顆包容一切的心。

曆經風雨的人生才會有滋味

一個屢屢失意的年輕人來到普濟寺,慕名尋到老僧釋圓,沮喪地對他說:“人生總不如意,活著也是苟且偷生,有什麼意思呢?”

釋圓靜靜聽著年輕人的歎息,後來吩咐小和尚說:“施主遠道而來,燒壺溫水。”

不一會兒,小和尚送來了溫水。釋圓抓了茶葉放進杯子,用溫水沏了,茶葉靜靜地浮著。年輕人不解地詢問:“寶刹怎麼用溫水泡茶?”釋圓笑而不語。年輕人喝一口細品,不由搖搖頭:“一點茶香都沒有呢。”釋圓說:“這可是名茶鐵觀音啊。”

釋圓又吩咐小和尚:“再去燒壺沸水。”過了一會兒,小和尚提前一壺沸水進來。釋圓又取過一個杯子,放茶葉,倒沸水。茶葉在杯子裏上下沉浮,絲絲清香不絕如縷。釋圓又提起水壺注入一線沸水,茶葉翻騰得更厲害了,一縷更醇厚更醉人的茶香嫋嫋升騰。釋圓就這樣注了五次水,杯子終於滿了,那綠綠的茶水,清香撲鼻,入口沁人心。

釋圓笑著問:“施主可知道,同是鐵觀音,為什麼茶葉迥異嗎?”年輕人思忖著說:“衝沏的水不同。”

釋圓點頭:“用水不同,則茶葉的沉浮就不一樣,溫水沏茶,茶葉輕浮水上,怎會散發清香?沸水沏茶,反複幾次,茶葉沉沉浮浮,終釋放出四季的風韻:既有春的幽靜、夏的熾熱,又有秋的豐盈和冬的清冽。世間芸芸眾生,又何償不是沉浮的茶葉呢?那些不經風雨的人,就像溫水沏的茶葉,隻在生活表麵漂浮,根本浸泡不出生命的芳香;而那些曆經風雨的人,如被沸水衝沏的釅茶,在滄桑歲月裏幾度沉浮,才會有那沁人的清香啊。”

佛心領悟

想讓一杯茶清香怡人,茶葉就必須要經得起沸水的反複衝泡,否則就不可能散發出茶香。人生也如茶,隻有曆經風雨的考驗,才會變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