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足文題 文體明確
考試諸葛
作者:李弗不
【真題回放】(2013·江西省中考卷
27.寫作(50分)
在人生漫長的旅途中,我們總在不斷地出發,伴隨我們的,有親情、友誼、理想、知識、叮嚀……而這一切激勵鞭策著我們勇往前行。請以“帶著____出發”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空格處填上合適的詞或短語;②文體自選(詩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不少於600字。
【文題解析】
這是一個半命題作文題。首先是補題,補足文題才好寫。根據材料的提示:“親情、友誼、理想、知識、叮嚀……”我們發現,這些詞語都是比較虛化、抽象的,這啟示我們,補題一定要補像這樣比較虛化、抽象的詞語才好寫。假如補些具體的詞語,如“桌子、黑板、樹木、金錢……”就不太好寫了,盡量避免補這樣的詞語。
補好題後,就要根據自己所補題目來進行立意了。如補題為“帶著理想出發”,就可以這樣來立意:理想是前進的目標,又是進行的動力;無理想人則一事無成;理想是成功的保證……具體寫作時,可以化抽象為形象。可多用些比喻,如:理想是海,掀起驚濤駭浪;理想是浪,考驗萬輪千舟;理想是舟,裝載地球村人;理想是燈,為我照亮前路;理想是筆,繪出五彩的夢;理想是花,含放稚嫩的心;理想是橋,渡你淌過疑水;理想是水,幫你澆熄怒火……將理想具體化。當然,也可以通過敘寫自身因為懷抱理想而把事情做成功的事例,去闡述理想的作用等等。
總之,江西卷的這個作文題,還是比較好寫的。
【滿分作文1】
帶著微笑出發江西一考生
戰勝生活不幸的最有力的武器是什麼?不是金錢,不是地位,更不是名譽,而是我們很容易做到、卻往往被我們忽略的微笑。
有一個農民,他有五個孩子,負擔很重。他們一家擠在一個十多平米的房子裏。他們像蜜蜂那樣整日辛勤地勞作,在有限的土地上種莊稼,到城市裏去揀垃圾、打短工,給有錢人家漿洗補連。可是,不管他們怎麼折騰,不管他們怎樣團結齊心,相互愛護,生活並沒有對他們格外開恩,家裏經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最艱難的時候,一家人隻有一條破敗得幾乎隻能遮醜的褲子,誰出門誰穿。不僅如此,生活還跟他開了一個不小的玩笑,他的妻子因為勞累過度,生了病,而且一病不起,終年臥病在床。這即使在富裕人家,也可能被折騰得家破人亡,對於像他這樣的窮人家,無異於滅頂之災。
生活一下子陷入了絕望的境地。
他的孩子全都萎靡不振,對生活失去信心,有一個孩子,幾乎想要自殺。可是,麵對生活的苦難,這位農民卻表現出出奇的智慧和堅強。他知道,要讓他的孩子們重新振作起來,靠的不僅僅是食物,因為他們家的食物從來就沒有充足過,他們家的孩子需要的是食物,但更需要的是精神支柱。立起一根精神支柱看似很難,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他的精神不能垮掉。不僅如此,他還要快樂地生活每一天。於是,他每天都很早起床,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充滿父愛地依次叫醒五個孩子,孩子們睜開眼睛,第一個看到的就是父親的微笑。於是,即使食不果腹,他們一家人一天的心情也不壞。這位農民告訴孩子們:“困難很快就要過去了,我們以後的生活一定會比今天好!”孩子們聽了他的話,帶著快樂的心情,帶著與他同樣樂觀、自信的微笑,走向田野,走向城市,走向謀生的地方。
這個農民後來還自製洞簫、笛子、二胡等樂器,起初隻有他一個人演奏,後來受他感染,有一個孩子參加進來,很快所有孩子都參加進來,於是,他組成了一個家庭樂隊,他的五個兒子在樂曲中各有分工,分別負責一種或者幾種樂器的演奏,他們的樂隊從農村演奏到城市,從小城市演奏到大城市,他們的名聲傳遍長城內外、大江南北。這位可敬的農民叫馮材德,在他80歲那年,他成功地在上海開了第一家私人音樂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