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太空板業從“太空”回歸(2 / 3)

從產能的計算過程來看,太空板業有三條標準生產線,但是太空板業在計算產能時,故意少算或者不算產能,來營造產能緊張的假象。

立下汗馬功勞的一號生產線的產能逐年遞減,到了2011年產能為零。為何一號生產線不生產呢?2009年營業收入暴增72%,扣非淨利潤暴增411%,一號生產線立下汗馬功勞,為何隻算35萬平方米的產能?而一號生產線的產能2008年明明有50萬平方米,2009年、2010年、2011年分別隻計算35萬平方米、10萬平方米、零萬平方米,在2009年至2010年一號生產線還正常運行的情況下為何產能不是50萬平方米?

二號生產線2010年產能是55萬平方米,而2011年隻計算50萬平方米。

三號生產線雖然顯示投入使用的日期為2010年10月,但根據該生產線的折舊金額及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政策 “當月新增的固定資產下月計提折舊”計算,那麼三號生產線已經計提折舊28個月,使用了29個月。但是太空板業2009年沒有計算其產能,2010年也隻計算15萬平方米的產能。

非標準板2009年、2010年的年產能15萬平方米,而2011年隻計算10萬平方米。就這樣,本來產能嚴重過剩的太空板業通過數據遊戲變成了產能緊張。而如果運行16個小時,那麼產能更加嚴重過剩。

2009年至2011年,太空板業的產量從99.96萬平方米增加至103.91萬平方米,變動不大,而公司不斷聲稱產能緊張,以此順利到股市融資。

運雜費離奇下降

2008年至2013年6年間,2011年平均油價是最高的,但2011年太空板業的運雜費率卻是最低的,這一年正是上市前最關鍵的一年。

在2011年油價及工資齊升的情況下,太空板業的運雜費率莫名其妙暴降,為公司增加了645萬元淨利潤,而2011年太空板業的扣非淨利潤僅僅比2010年增加了821萬元,很顯然運雜費率暴降是2011年淨利潤得以增長的大功臣。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42452元,與2010年的37147元相比,增加了5305元,同比名義增長14.3%,增幅提高0.8個百分點。

2011年油價上升、工資上漲,而2011年太空板業運雜費占收入比例下降23.72%,從2010年的10.69%下降至2011年的8.15%。

更有意思的是,太空板業2011年末生產人員51人,2012年末生產人員隻有15人,2013年末生產人員25人。公司這3年的產量並沒有大的變動,為何生產人員的數量變化如此之大?難道太空板業實現機器人生產?

壞賬準備上市後暴增

上市後太空板業營業收入快速萎縮, 2012年至2014年及2015年1-6月的營業收入分別隻有上市前2011年的93.37%、72.89%、42.90%及12.23%。然而應收賬款及壞賬準備卻大幅增加。2012年末—2014年末及2015年6月末的應收賬款分別為2011年末的145.79%、180.51%、127.91%及108.83%。一年內的應收賬款占比從2011年末68.60%劇降至2015年6月末24.97%。應收賬款質量惡化導致減值損失大幅增加,2011年資產減值損失為212萬元,是2008年以來的最低值, 2012年劇增至1259萬元,不早不晚,恰好就是上市後。2013年、2014年分別為987萬元、390萬元。

神奇第一大客戶

2009年太空板業營業收入暴增72.16%,而2010年增長16.79%,增速大大放緩,在太空板業最需要業績的時候,曹妃甸太陽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曹妃甸太陽城”)隆重登場。

該公司成立於2009年10月,股東是唐山曹妃甸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有限公司,隸屬於國有企業唐山曹妃甸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集團。2010年迅速成為太空板業的第一大客戶。太空板業2010年營業收入增加3678萬元,而來自曹妃甸太陽城的貢獻高達304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