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我們有的企業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發生了一點問題,被一些不負責任的網站和小報等媒體大肆炒作,將危機放大,本來就對這些企業的信譽構成了嚴重傷害,而係統內有的兄弟企業卻又對此大做文章,將其做成“重磅炸彈”,為了自己中標就向你開炮。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原告”和“被告”“雙輸”,都被取消新一輪投標資格。近幾個月來,全係統因此丟失中標合同額就達40多億元,總公司在市場競爭中的形象嚴重受損。這種惡性競爭行為如果任其蔓延下去,將會直接影響到我們這支隊伍的健康發展,甚至危及整個企業軍團的生命安全。
“競爭是學習與進步之母”,但競爭有善意競爭與惡意競爭之別。善意競爭靠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產品質量,而惡意競爭則是妨礙他人獲得利益的競爭。一切依靠對手的失誤來贏得自己的成功的企業,都不可能健康發展,這是一個千古不變的大道理。當同誌有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持什麼態度?是伸出援助之手幫一把,還是隔岸觀火幸災樂禍,甚至出難題,使絆子!我們有的企業總是以一種狹隘的心態伺機窺探競爭對手的失誤,然後將這些失誤研製成一枚枚“炸彈”,時機成熟就將其推出去炸它個出其不意,似乎隻有這樣才能贏得競爭的勝利。中國有句古語,叫做“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魯迅先生說:“搗鬼有術,也有效,但是有限,以此成大事者,曆來無有。”一個無中生有、混淆視聽、告狀材料滿天飛的企業,怎能給業主以安全感?怎能讓市場去認知一個真實的企業?即使是競爭對手之間,也完全可以改變那種“你死我活”的競爭觀,在“雙贏觀念”的支配下共同開發廣大的市場,實現“利益共享”,更何況我們都是“同根生”的一家企業軍團!
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也是合作經濟或協作經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運作,競爭與合作是不可分割地聯係在一起的。企業內部以及企業之間不僅存在競爭關係,而且存在合作關係,特別是在現代經濟條件下的企業,隻有倡導“競合”精神,企業才能求得最佳生存與發展,才能在市場中爭取到最大的份額或利益。在今天的情況下,企業變革的一個重要方麵指的是組織之間的團結合作,合力創造價值的方法來產生變化;公司開發出新的合作經營方法,協助企業取得前所未有的獲利與競爭力。由此,必須大力倡導企業發展中的“雙贏模式”。這種“雙贏模式”,要求從傳統競爭關係中的“非贏即輸、針鋒相對的關係,改變成更具合作性、共同為謀求更大利益而努力的關係”。而確立“雙贏模式”,就要有觀念的轉變,就要確立“雙贏觀念”,就要堅持“以德立人、以德立企”,就要采取堅決措施加強行業自律和他律,進而全麵加強對這支企業軍團聲譽管理的“律”度。
當同誌有困難的時候,我們即使無心去幫助去同情,也萬萬不可去給自己的兄弟造成新的傷痛。有多大能力辦多大企業,如果在能力上嚴重缺失,品質上嚴重錯位,必然給自己的品牌帶來災難性後果;麵對別人的失誤,如果不是去認真吸取教訓引以為戒,不能嚴格自省“把外事當家事”,必然是在期待著新的不幸。其實沒有被競爭對手打垮的企業,垮掉的企業原因隻有一個,就是自身管理出了問題,所以說我們的企業應該善待對手,甚至與對手合作來共同發展,一定意義上說,善待對手就是善待自己。“地盤經濟”源於日本的相撲運動,相撲最重要的就是搶奪地盤,千方百計地選好位置,進而把競爭對手擠出去。日本廠商因循地盤經濟的策略,最初采用與本國人相互合作的基本態度,共同將他國公司排斥於市場之外,然後才開始瓜分市場,開始彼此的競爭。麵對強手林立、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我們的企業更需要大家坐到一起進行彼此間的協商、協調和合作,建立彼此間的新型競爭與合作的關係。把人力和財力放在聯合上,放在自身管理上,發揮我們的優勢,最終就一定會迎來美好的今天和明天。
2001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