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現場與市場(2 / 2)

舊小說裏,作家常常用“貌若潘安,顏如宋玉”,形容男子的漂亮。反正誰也沒有見過潘安、宋玉是何等模樣,可以滿足一切人的想象,作家用極其模糊的比喻忽悠了讀者。現場落實標準化,來不得半點模糊,現場監督管理來不得半點遷就。發生問題,管理者在“第一時間”就趕到了現場,看似十分及時,實則模糊不清,“第一時間”究竟是什麼時間?是事發後幾小時、幾天,還是幾周?與其“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莫如時時刻刻盯在現場。一切“模糊”與“遷就”,都是現場管理之大忌,終將受到市場的報複與懲罰。隧道施工中,什麼樣的圍岩采取什麼樣的支護措施,什麼樣的地質需要實施“三台階七步流水作業法”,仰拱和二次襯砌與掌子麵的距離都有科學的數據模型,都有嚴格的執行標準,即使是“岩變我變”的隧道施工理念,同樣需要用統一的標準去改造複雜多變的客觀世界。

人都會有弱點,現場的標準和製度,從某種意義上說,都是為人的弱點準備著的。“模糊”與“遷就”,就會放大人的弱點,就會加大管理壓力,就會增加各種風險。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現場管理就全靠“認真”。認真抓標準,認真抓規範,認真抓落實,認真抓監管。我們不能左右市場,我們卻能將現場管控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某種程度上,現場管理的硬手腕,可以引導市場這隻“無形之手”。

現場是企業實現誠信經營的基礎,是企業競爭的硬實力。現場管理上層次,市場經營上台階。現場管理抓實了,經營者在市場策劃中說話理直了,腰板更硬了;經營形勢越好,越要加強現場管理,承擔任務越多,越要下大力幹好在建工程;現場管理上去了,越要加強市場策劃,站在今天的現場,更要放眼明天的市場。

市場高端與現場終端,都是企業管理的尖端科學。現場與市場,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麵,是密不可分的統一體。任何“單純市場觀念”、“單純現場觀念”,都不利於企業健康成長。幹好在建工程,紮紮實實積累業績,紮紮實實增加收益,紮紮實實提升現場貢獻率;抓住機遇,科學謀劃,將企業的資源優勢、管理優勢、業績優勢、信用優勢、文化優勢,不斷轉化為市場優勢。抓住現場終端,占領市場高端,才能永遠保持企業旺盛的競爭力。

2009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