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分錢硬幣已經很少見了,一分錢的毛票更是鳳毛麟角。更多的人把這種已經退出流通的人民幣收藏起來,或等待升值,或純粹是一種愛好。

前一陣見一朋友錢包中,赫然有一張紙幣,顏色暗灰,竊以為是屬於哪國的一種外幣。問之,答曰:“此乃人民幣,麵值一分。”仔細觀察,似曾相識,卻又顯得陌生,倒是勾起了童年的些許回憶。

以前唱“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給警察叔叔手裏邊”,現在小朋友們即使是撿,估計最少要麵值一元才會舍得彎腰,大部分見到一毛錢在地上連撿都懶得去了。上麵提到的朋友,之所以把一分錢紙幣放在錢包裏,純粹是為了好玩,並不是說他真的很在乎一分錢這個麵值本身。

“現在這世道,別說是一分錢,就是一毛錢一塊錢,有誰會在乎呢?”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聲音,而且確實覺得說得很有道理。就連相聲裏也提到:你撿到了一分錢,還交到警察叔叔手裏邊,你這不是純粹給人家找麻煩嗎?

但是,一分錢就真的不值得重視嗎?有錢人李嘉誠,他的財產是以億為計量單位的,而且是美元,他可真是非一般的有錢,但同時,他也是號稱即使地上有一分錢也會撿起來的“吝嗇鬼”。

為什麼這麼大的有錢人還會做出那樣“有失體統”的事情來,一分錢也要撿?難道真的應了那句老話——越是有錢越摳門?

當然不是,這裏麵的一分錢,自然是指投資理念上的一分錢。它說的是擺正花錢的態度,不能盲目投資,當然,也指被投資者不能把投資來的錢浪費掉,哪怕是一分錢。李嘉誠就很重視這一點,例如他經常很慷慨地掏腰包做慈善,但是,同時也會很認真地追問每一分錢都花到了哪些地方。

這種一分錢也計較得清清楚楚的精神,恰恰是真正成功的有錢人才更容易擁有的。李嘉誠就曾說:“你讓我現在拿出一個億,我麵不改色,但是,如果地上有人扔了一塊錢,我會立刻撿起來。”

前後兩個李嘉誠,其實是統一的。所謂慷慨,是對該做的投資或者該搞的公益活動不吝嗇,該掏多少就掏多少。而對於過程中,很在乎這些錢怎樣個花法,則展示的是一種責任心。譬如做慈善,李嘉誠為什麼會積極過問每一分錢的去向,其實就是害怕有些錢沒有花在點子上,沒有救助到需要幫助的人,害怕被有關方麵浪費掉甚至是貪汙揮霍掉了。從這個角度看,李嘉誠確實是“吝嗇”到了點子上。

重視每一分錢,就不難攢錢。所謂積少成多,就是這個道理。

有朋友說,他上大學時,每每逛完超市回來,手中都會剩下一些一毛錢的硬幣,這是超市找零找回來的。他覺得這些硬幣就是“雞肋”,沒多大用處,可是扔掉吧也覺得可惜。後來,他在街上的小攤那裏,淘回來了一個非常大的存錢罐,像一個大西瓜。他此後每次被找一毛錢的硬幣,就往裏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