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補牢,永遠不如未雨綢繆。
在追逐財富的過程當中,雖然不一定就嚴重到“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但是,起碼有一點是肯定的:儲備好足夠的憂患意識,就可以在人為能夠控製的範圍內,將可能的損失降到最低。
有錢人大都知道,財富既然讓這麼多人都趨之若鶩,那麼,追逐它的過程必然不可能是一片坦途。財富是好東西,其實不隻是猶太人這樣認為。好的東西就永遠不是那麼容易讓你得到,這似乎是人生的必然。所以財富之路上,有明顯一點的溝溝坎坎,也有暗藏不露的陷阱機關。怎樣躲過並不受或者少受損失?唯有儲備足夠的憂患意識。
賺錢,說起來似乎是具體的,但實際上它是很抽象的,譬如對於憂患的解讀。
一位出租車司機在深夜的時候,躺在車裏打盹。忽然,他被一陣敲車窗的聲音驚醒。他以特有的職業敏感,馬上醒了過來——又有活兒幹了!
兩個五大三粗的小夥子站在車外。
“這就是今晚的客人?”司機想了想,不過還是條件反射般地問:“請問去哪裏?”
兩個客人說了一個地名,司機猛地一震——那裏可是市郊啊!離市區足足有一百多裏地。
去還是不去,這是個問題!司機有點為難了。雖然是市郊,但是,因為路途遠,肯定賺的錢多。不過,另一方麵,現在大半夜的,目的地又遠離市區,荒郊野嶺的,沒有警察巡邏,很容易出事兒。況且,兩個小夥子所說的地點,離一個公墓實在是太近了!這讓他的警戒意識油然而起。
最後,對於未知安全問題的恐懼壓倒了賺錢的欲望,他拒絕了兩位客人,繼續睡自己的大覺。
“雖然少做一單不小的生意,但是,起碼可以安安穩穩地睡個覺,不用害怕自己的人身安全出問題。”司機有點阿Q地這樣安慰自己。
第二天,本市的新聞披露了一件驚天大案:就在離市區一百多裏的公墓裏,挖出一具被胡亂埋了的男屍。經勘查,該男子職業為本市出租車公司的司機。該男子的錢包、手機以及所開的出租車均被搶走。經知情人提供線索,昨晚有人見過兩個很可疑的小夥子找出租車。望廣大市民提供更多該案犯罪嫌疑人的線索,以協助警方破案。
司機的心怦怦亂跳幾下:既為那個死去的同行惋惜,也為自己幸免於難而慶幸。
於是,他撥打110,把自己昨晚見過的那兩個人的外貌特征說了一遍。
案子很快破了,但是,那位受害的司機卻永遠也活不過來了。
如果受害者能夠多存一點憂患意識,或許就不會是這樣的結果。
這樣的憂患,是比較具體的,是人的本能能夠覺察出來的。比如一個人走在一條昏暗的小巷,前方突然出現一個黑影,這個人本能地會意識到危險的到來——不管那個黑影屬於一個並不想害他的賊,還是一個蹲點很久的搶劫犯,或者根本就是一個喝醉了的路人。
但是,對於賺錢來說,很多憂患並沒有這麼具體。它是微觀的,小到可能比一隻螞蟻還要小,甚至是抽象的。
在美國的華爾街,有很多公司。
在每個公司裏,大同小異地幾乎每一年都有人被提升,也有最少5%的人被要求卷鋪蓋卷走人。
有一家公司,雇傭了一個人專門進行人事軟件的維護。這樣過了十年,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襲來,公司不得不進行裁員。這時候的裁員與每年解雇5%的員工不同,是要給撫恤金的。就像極大多數其他的美國公司一樣,這家公司很正規,非常守法,按照每個員工的工齡對撫恤金進行計算,並在發放前和每個被裁的員工簽訂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