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改變道路,會柳暗花明(2 / 2)

麵對問題,許多理財者往往容易采取慣性的理財模式,也就是總按著常情、常理、常規去想,或是按著事物發生、發展的客觀順序去想,比如從前到後、從上到下、由近及遠的順序去想。這樣理財,雖然容易找準切入點,但是要想成為有錢人,這樣的理財模式卻未必奏效。

時常轉換理財的模式,尋找另一條創新的道路,是有錢人正確的做法。他們相信,他們腳下的路不會隻有一條,而是條條大路通“金字塔”。在他們的方式裏,他們從不讓思維定勢束縛住自己的手腳,他們經常會主動地打破思維的框框,改變自己的理財方式。

埃爾夢是一名才華橫溢的青年,學有所成後,他懷揣著博士文憑去找工作。誰料,自信滿滿的他卻到處碰壁,根本無法實現自己高收入、高發展的夢想。

幾次碰壁之後,他不由得開始反思,是自己所學的專業不好嗎?按理說,計算機專業是“朝陽”的專業,應該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候啊!可為什麼自己就找不到適合的工作呢?反複思量之後,他得出了一個結論:是自己把目標定得太高了。

於是,埃爾夢決定改變思維方式,降低擇業標準,從最低層幹起。他收起了博士文憑,用一種普通人的身份來到IBM,參加一般員工的應聘。

結果,他被錄用了,做了一名普通的錄入員。這份工作是稍有學曆的人都不屑一顧的,而他這位博士卻幹得認認真真,一絲不苟。

沒過多久,主管就發現了他是一個才華出眾的人。因為一個小小的錄入員竟然能看出公司程序中的錯誤,這是一般錄入員所無法比擬的。此時,埃爾夢亮出了自己的學士證書,主管馬上給他安排了一個與本科生對口的工作。

過了一段時間,主管又發現埃爾夢在這處崗位上依然幹得遊刃有餘,得心應手,而且還提出了許多頗有見地的建議,這令主管大感意外,因為這是一般大學生所無法企及的。這時,埃爾夢又拿出了自己的碩士文憑,主管又提升了他。

因為有了前兩次的經驗,公司的老總們開始格外地注意觀察埃爾夢,發現在這個新崗位上,他的所作所為仍然是一個碩士生所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的。這一情況再次引起了老總們的注意,甚至驚動了總裁湯瑪斯·沃森,他親自找埃爾夢談了一次話。

至此,埃爾夢終於拿出了自己的博士文憑,並講述了自己的求職經曆。湯瑪斯·沃森此時才恍然大悟,並毫不猶豫地重用了他。

埃爾夢的成功,一方麵是源於他過人的學識、能力,以及腳踏實地的敬業精神,但最主要的是,他在求職過程中所應用的改變創新,更是深得湯瑪斯·沃森的賞識。因為湯瑪斯·沃森相信,隻有善於改變的人,才能為公司的發展帶來動力和活力。

埃爾夢在眾人皆“進”的情況下,卻出乎意料地采取了一種“退”的道路。這種“退”,不是逃避,而是以退為進!前進是為了取得成功,後退也是為了取得成功。

如果我們想要在社會上理大財,就應該運用有錢人的眼光,有一種鳥瞰全域的胸懷,用一種靈活多變的理財方式,一種隨機應變的理財思維去理財。

因此,有錢人要我們記住,理財的道路絕不會隻有一條,適當地改變自己的道路,你會發現你的視野會豁然開朗,柳暗花明,那麼,財富也就會在“下一村”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