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追求夢想本身就是一個冒險的事情。但是,對於賺錢來說,除了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每月拿還算不薄的工資安安心心生活下去,又有哪一樣是不冒險的呢?
有錢人都是喜歡冒險的,不過這樣的冒險必須由理性作支撐,這是有錢人的底線。
有錢人很多都是年輕時就充滿夢想,要長大後如何如何,隨後將這些想法貫穿於日常的行動當中。是的,有的人付出了代價,失敗了,但是至少拚搏過。而更多的人成功了,他們想成為有錢人,就真的如願以償了。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國,很多有工作的人都辭職下海了,他們當中不乏公務員,現在呢,很可能自己已經有千萬的財富,而之前在同一個辦公室的同事卻依舊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
有人說生活就是一場豪賭,未免有點誇張,但是,對於有夢想的人來講,在理性的支配下去冒一下險完全是可以的。看看如今二十一世紀畢業的中國大學生,很多人恨不得把頭削成針尖細,以求擠進公務員的隊伍。不能說這些人都是受中國傳統“立德立功立言”思想的影響,想通過入仕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讓老百姓生活的更加美好吧?大部分人更多的是想,公務員工作穩定,待遇也不錯。
穩定,一個現如今對當今大學生充滿誘惑的字眼。
但是,這些崇尚穩定的人,很少能考上公務員,而跟他們一道畢業的很多人,去養豬、養鴨子,去開快遞公司,等等,已經積累了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財富。
在理財的路上,我們需要想法,更需要按照想法行動起來。都說創業想來容易做起來難,但是,真正做起來的時候,也未必真像大家想的那樣難。
很多人挺過來成為了有錢人,而有錢人也是平常人,他們能堅持,為什麼你不能呢?
1932年,一個孩子出生在北海道。
他是一個充滿夢想的孩子,早在高中時就定下了自己的人生目標,並且向同學們坦言:“每天都工作對我來說太沒意思了。將來我肯定會拿著企業家才有的高薪,擁有貴族才有的興趣。”而他的出身卻隻是一個農場之家,比農民稍好一點。
並非富家子弟的他不僅說出了自己的夢想,並且努力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但是,他的夢想太遠大了,就是他周圍的人都不太敢相信,他真的能實現。不過這絲毫沒有影響他追求夢想的熱情,他沒有因為這個夢想真的就像白日夢一樣而放棄,而是不懈地去奮鬥。他堅信,隻要肯付出,就一定有回報。他知道自己的夢想很大,但是,並不像身上長翅膀然後飛向天堂這樣的夢想一樣,缺乏現實依據和可實現性。他相信,隻要符合邏輯的夢想,就要不懈去追,或許有一天真能實現呢。
他高中畢業後考入日本名校早稻田大學,刻苦攻讀,最後獲得多門學科的博士學位,畢業後刻苦工作,當上了外企的主管,還成為了美國Union大學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羅馬尼亞斯布魯·哈雷大學的教授,甚至當上了美國加州Patent大學的校長!這麼多的職業和頭銜,光工資就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他還著書立說,出了一百多部書,版稅收入也非常可觀。
說到這裏,大家都知道了,他不僅拿到了“企業家才有的高薪”,而且收入比一般的企業家還要高很多。他擁有了私人快艇,沒事兒的時候就開著去遊玩,他還經常去打獵,去滑雪等,真的擁有了“貴族才有的興趣”。
他就是佐藤富雄,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有錢人。
佐藤富雄在高中時就擁有的夢想,最後成為了現實。如果他隻是隨意說說,就像大多數人年輕時一樣,說一說卻不做,那麼,他或許現在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在放棄理想的同時,會變成另一個佐藤富雄,一個平平常常的佐藤富雄。他也就不會擁有不菲的收入以及以此作為支撐的貴族的興趣。
不僅要有想法,而且要有行動。想法是年輕人普遍有的,而真正堅持下來的,相當一部分人步入了有錢人的階層。如果對於一個平常人來說,放棄穩定而去追逐夢想是一種冒險,那麼,最終成為有錢人,算不算這種冒險的回報呢?
一分付出,一分回報。生活雖然如人們所說的那樣,就像茶幾,擺滿了杯具(悲劇)。但是,它還是相對公正的,看一下對待自己的想法、夢想的人的不同做法導致了不同的結果這件事,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