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躺在事業裏發酵(1)(1 / 3)

用自己的驕傲捧出輝煌

女人,可以變幻出多種麵孔,可以是溫柔如水的窈窕淑女,也可以是風華絕代的瀟灑女王。這完全取決於她對自身的定位,在不同場合、時間,用或清純或嫵媚的笑容,迷倒眾生。

自古以來,對女人的最高期望便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似乎能夠滿足這二者的女人,便是天底下最完美的女人。溫文爾雅又周到體麵地照顧親朋賓客,做得幾個好菜,滿桌的佳肴珍饈,便給了丈夫極大的滿足感。

這樣的女人,是一個男人窮盡一生願意愛護、守護的妻子。然而,女人對自己的期望又是怎樣的呢?

每個人對自己的角色都會有不同的設定,然而其中共通的一點,是在有生之年,能夠擁有屬於自己的驕傲。

在年老色衰,青春不再的時候,回憶起那些蕩氣回腸的畫麵,足以溫潤不再美麗的臉龐。

國徽,是一個國家的代表,一個民族的象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代表著共和國的尊嚴,凝結著眾多設計者的心血,飽含著每一個中國人對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愛與自豪。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徽中間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門,周圍是穀穗和齒輪。麥稻穗、五星、天安門、齒輪為金色,圓環內的底子及垂綬為紅色,金、紅兩種顏色在中國是象征吉祥喜慶的傳統色彩。

天安門象征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永不屈服的民族精神;齒輪和麥稻穗象征工人階級與農民階級;五顆星代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站起來了!

這頗有中國特色又兼具美感的國徽,林徽因有幸參與了它的設計工作。一點點構思,一點點設計,傾盡心力,無一不滲透著她對祖國的熱愛,同時,也借由這次難得的機會,施展她傑出的才華。

1949年7月10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前夕,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委會在《人民日報》等各大報刊,刊登了公開征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詞譜的啟示。

林徽因和丈夫梁思成領導了清華大學國徽設計組的工作,同時,梁思成還擔任了國旗、國徽評選委員會的顧問工作。

對新中國的熱愛,激發了人民群眾的智慧。征稿結束時,累計收到來自全國各地,包括海外僑胞所設計的900多件圖案。遺憾的是,盡管為數眾多,卻都未能被選用。政協籌委會最後決定,將設計國徽的重任交給清華大學和中央美院。

連續幾夜未曾熄滅的燈光,陪伴著清華大學營建係國徽小組的成員們,燈光都倦了,他們卻依舊沒停下手中的工作。

林徽因和她的助手李宗津、莫宗江、汪國瑜等人,圍在一張桌子旁,熱烈地討論著,每個細節都不肯草率地放過。桌子上、牆壁上,布滿了他們畫出來的草圖。

梁思成帶回了從上千件應征作品中遴選出來的圖案,給林徽因他們作為資料以供參考。可以看出有一部分作品,明顯是仿照外國國徽設計的,五顏六色,很不莊重。甚至,有些圖案更像是商標。

為了明確國徽和商標的區別,林徽因一再強調:"國徽是一個國家的標誌,它體現一個民族的曆史,一個國家的意誌,一個政黨的主張。中國的國徽要有中國的特征,政權的特征,形式也要莊嚴富麗,應該表現中國人民的自豪感。商標隻是商品的標誌,它隻具有商品注冊的意義,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她找來一些國家的國徽,細心地給大家分析、講解:

有些國徽設計很奇特,上麵寫著激勵人意誌的格言,如比利時是"團結就是力量";尼日利亞是"團結和信心";尼泊爾是"祖國比天堂還寶貴"。

有些國徽則著重表現本國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物產,如澳大利亞的國徽,左邊是一隻袋鼠,右邊是一隻鴯鶓;孟加拉的國徽,是數片黃麻葉子圖案,因為這個國家盛產黃麻。

她還找來一些古代的銅鏡、玉環、玉璧等工藝美術品,作為參考資料,希望能從中獲得些許創作靈感。

淵博的知識與專業的素養,在此刻體現得淋漓盡致。這是她的舞台,可以無拘無束地揮灑汗水,施展才情;這是她的機會,用實力去證明"才女"的稱謂並非浪得虛名。

那些廢寢忘食研究過的資料文獻,那些通過留學所收獲的知識見聞,那些走過的崎嶇坎坷的山間小路,實地考察過的大小建築,在這一刻,將力量彙聚在一起,幫助她完成了這次神聖的使命。

林徽因是女性的傑出代表,她向現代的女性傳達了一個精神。事業有成不是男人的專有權利,身為女人同樣可以憑借自身的能力創造出一份事業,正如她做的那樣,拚盡全力,為了祖國,為了自己。

正如何向陽在《懷念林徽因》書中寫道:"看上去弱不禁風的女子,但是爬梁上柱,凡是男子能上去的地方,她就準能上得去。"

她才不會因為自己是個女人,就放棄奮鬥的機會。

設計過程中,梁思成傳達了國徽審查小組要求在國徽圖案中加入天安門圖像的意見。林徽因十分讚同這個構想,立刻派人著手去準備天安門的透視圖。

林徽因說:"在國徽圖案中采用天安門立麵圖,可以使比例尺寸嚴格正確,同時在視覺上可以讓人感到天安門廣場的廣闊深遠。"她還建議:"把兩個華表向左右方向拉開距離,這樣有整體上的開闊感,構圖也比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