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段寧靜的歲月裏,她筆不停歇地寫了《激昂》《蓮燈》《情願》《中夜鍾聲》《山中一個夏夜》等詩作,並創作了她的第一篇家庭生活小說。
每一字、每一句,擲地有聲,包含著她點點滴滴的心緒,見證著她的轉變。
對生活和生命的熱愛,引領著她看清處境,指引著她將深陷泥潭的自己拯救。纖細的感情,巧妙的構思,還有獨特的想象,將舊的世界打破,重新建立起屬於林徽因的時代。
與其說女人是內心脆弱的動物,不如說是感情纖細的生靈。外麵的風吹草動,都可能招來情緒的波動,壞的情緒一發不可收拾,口無擇言,化作一把利劍,無意間傷人傷己,令人毫無防備。
女人要做的是情緒的主人,而非奴隸。
妥善整理好疲憊和無奈、煩躁和抑鬱,不要讓早已千瘡百孔的自己,成為矛盾的根源,更不能讓親近的人因為自己的不快而不堪折磨。
看一本好書,領略一下別人的人生際遇,那一場場相聚和別離所帶來的感動,一定可以將本已蓄勢待發的臭脾氣一掃而空。
去公園散散步,生活中尚有這麼多美好,那一點點不順心又能算得了什麼,不過是生命中的小插曲罷了。
找一樣你熱愛的東西吧,將熱情投注在它的身上,打發一下閑暇的時光,梳理一下零亂的生活。相信你自己,總能找到代替發泄怒火的方式,平靜地熬過這一段段坎坷的心路。
發脾氣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隻圖自己一時的痛快,不顧他人的感受。當你極其不滿,準備大發雷霆的時候,不如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對方的處境,也許他所承受的痛苦並不比你少。
跟心魔說聲再見吧,做一個能夠掌控自己情緒的優雅女人,不要為雞毛蒜皮的小事破壞自己優雅動人的形象,不要讓緊蹙的眉頭代替充滿笑意的臉頰。
真正的朋友不用刻意逢迎
荏苒時光,催生出絢爛多彩的生活,走一段旅程,看一城風景。偌大的世界,可有人與你結伴前行,分享快樂,共嚐辛酸?成就輝煌的時刻,可有人為你使勁鼓掌歡呼?對抗失意的時刻,可有人為你搖旗呐喊?
女人除了女兒、妻子、母親的角色,不可或缺的便是朋友。做一個值得別人信賴的朋友,去交一些值得深交的朋友,是一個女人撐起全部生活的重要支柱。
寂寞時需要朋友的陪伴,無助時需要朋友的幫忙,開心時需要朋友的分享。生活在這顆藍色的星球上,身兼數職的女人,格外需要從朋友那裏汲取力量和勇氣。
對眾星捧月早就習以為常的林徽因,周遭可以稱得上是朋友的人多之又多。那些仰慕她的人,圍繞在她的身邊,做她無怨無悔的追隨者。
在林徽因的朋友中,帶給她真情可貴的朋友之一,是偶然間闖入她和梁思成生活中的費正清(約翰·金·費爾班克"、費慰梅(威爾瑪"夫婦。
費慰梅是著名的漢學家,是研究中國藝術和建築的美國學者。費正清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著名曆史學家,美國最負盛名的中國問題觀察家,美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領域的泰鬥,堪稱"頭號中國通",哈佛東亞研究中心創始人。
在得到這些身份和頭銜之前,他們與他們相遇了。
費慰梅是林徽因惺惺相惜、心心相印的知己,是與眾不同、無可替代的存在。這份旁人無法替代的感情,紮根在林徽因與費慰梅的心裏,兩顆種子同時發芽、成長,成為聯結友誼的根基。
結下這段珍貴的友誼,靠的不是互相的吹捧,而是始於心靈的偶遇。
費正清和費慰梅都是剛剛走出象牙塔的大學生,兩個人對悠長久遠的中國人文曆史和藝術有著共同的癡迷,他們在這裏相遇相愛,最後選擇在古老的北平結為連理。
一次聚會,給了這兩對夫婦相識相知的機會。完全被對方的才華氣質所傾倒的兩對年輕人,興趣盎然地交談起來。天南海北,古今中外,各自際遇與感悟,在不知不覺中,心與心的距離一寸一寸地被拉近了。
意想不到的是,兩家竟是相距不遠的鄰居,這一發現更讓他們歡欣不已。古語有雲:遠親不如近鄰。正是在慢慢的接觸、了解中,他們之間的友誼日漸牢固起來。
女人交朋友,看重的是共同的興趣愛好,對生活的看法以及人生的原則底線。道不同不相為謀,即是這個道理。而人生的這個"道",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夠找到知音的,也不是靠著曲意逢迎,就可以把酒言歡、以心交心的。
真正的朋友,是可以共甘苦的人。她一定是看過了你的美與醜、善與惡,了解了你的美德與惡習之後,依舊站在你身邊,不離不棄的那個人。
女人是多愁善感的動物,微乎其微的點滴小事,都可以摧毀她的內心防線,讓情緒潰不成軍。所以,女人比男人更需要向朋友訴說心事、征求意見。此時,有一個真誠的朋友,是何其重要。
當林徽因與梁思成剛從沈陽遷回北平,開始接手營造學社的工作時,沉重的任務和繁重的家務給她平添了許多煩惱和苦悶。百廢待興之際,使得她分身乏術,一向堅強的林徽因,也忍不住訴苦。
第一次操持家務的林徽因,麵對稚嫩的小女兒、新生的小兒子以及完全依附於她的母親,有些慌亂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