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發現茅盾有才能,又有勤奮苦讀的毅力,整個暑假就把他留在身邊,把家裏所有的書都翻出來。白日裏,他讓茅盾和自己的兒子賽著讀書,夜晚就為他們命題,讓他們每天晚上寫一篇文章。夏日的江南時而烈日炎炎,時而細雨綿綿。茅盾在舅舅家裏苦苦地追尋著知識。他坐在舅舅家桑樹下的一塊圓石上,常常從早晨讀到日升中天。有一天中午,天熱得出奇,晶藍的高空中除了那輪火熱火熱的日頭,沒有一絲烏雲。太陽把地麵烤得滾燙滾燙的,一陣南風吹來,仿佛卷起一股熱浪,火燒火燎地使人感到呼吸困難。茅盾本想回到書房裏去讀書,表哥挑逗他說:“弟弟,你能在這烈日下紋絲不動地讀一個中午嗎?”茅盾回答說:“我能。”正是太陽掛在中天的時刻,茅盾坐在石頭上繼續讀書。他讀著讀著,一切思緒都飄進了書中的人物和情節之中,任酷熱的風吹遍他的全身,他始終是紋絲不動地讀著。表哥在屋簷下看守著,看管了一會兒,表哥覺得承受不了這樣的暴曬,就回到屋裏的炕上,隔著窗子觀望茅盾讀書的表情。當時,舅舅、舅母和母親都在睡午覺,表哥在炕上坐了一會便躺下了,不知不覺進入了夢鄉。一覺醒來,已是日頭偏西,望望窗外,他的表弟仍然在讀書。這位表哥後悔不該挑逗弟弟,他從炕上爬起來就去拉表弟,連聲說:“抱歉抱歉,如果知道你這樣堅決,我就不和你開這個玩笑了。”茅盾微笑著,他對表哥說:“這不是玩笑,隻有這樣才能磨煉自己,才能爭當人中豪傑。”隨後,他又十分興奮地對表哥說:“今天中午太幸運了,我簡直是在書中周遊中國了,還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痛快過。”
開學了,茅盾帶著依依不舍的心情離開舅舅家,離開那個曾經使他全神貫注的大書房,滿載著一假期所學的知識回到了校園。進入高小後,國文先後有四個老師授課,作文課也增加了許多,除了每周一次作文,每月一次考試外,還時常進行“童生會考”,而且開有算術、物理、化學、音樂、圖畫、體操等六七門課程。對於茅盾來說,壓力是很大的,每一門課程都想學好,就需要他下苦功夫。有一次上音樂課,課中有這樣一節歌詞:
“黃河,黃河,出自昆侖山,遠從蒙古地,流人長城關,古來多少聖賢,生此河幹。長城外,河套邊,黃沙白草無人煙,安得十萬兵,長驅西北邊,飲馬烏梁海,策馬烏拉山。”
這首歌膾炙人口,茅盾既喜歡這歌詞,又愛聽這首曲,反複地背詞,反複地唱歌,唱得十分流利,但個別詞句他並不理解。他等待先生解釋歌詞,可是先生隻教唱歌,從不解釋歌詞,等到學下一首歌的時候,先生還沒有解釋,這使茅盾迷惑不解。其他同學都不在乎,隻管學會唱歌,到底是什麼意思,沒有一位同學過問,也沒有哪一位同學談論過。茅盾不敢單獨請教先生,也不甘心就此了事,他要做一名在班級裏最先完全理解這首歌的人。這種願望促使他向母親請教,他很有趣地問道:“媽媽,古來許多聖賢都出生在這條河幹,咱家要是也住在那條河邊就好了。”母親聽著兒子天真的問話,忍不住笑了。媽媽為兒子認真解釋,還為他講解了“白草”的典故。很遺憾,歌詞中的烏梁海、烏拉山,母親也解釋不清。麵對兒子的請教,母親很慚愧地說:“母親的學識太淺了,兒子,我們還需要學習天文地理。”母子麵麵相覷,懂事的茅盾笑著對母親說:“媽媽,誰都不怪,隻怪兒子讀書少,我會努力的,我會弄清楚這烏梁海和烏拉山的來曆。”母親聽了深情地點點頭。
由於唱了這首歌,使茅盾對遙遠的黃河產生了親切之感,他希望有一天站在黃河的岸邊放眼遠望,他更希望有一天,沿著黃河走,去描述祖國的大好河山。茅盾對這首歌沒能完全理解,又一次激發了他學習知識的韌勁,他一定要追本溯源,了解關於黃河的故事。
一首歌引出一段不尋常的故事,它使茅盾產生了學習曆史、學習地理的熱望。有一天放學回家,母親不在家,他對著鏡子麵向自己說:“雁冰,你要爭當人傑,你必須博覽全書。從今天開始,你要寫出比那歌詞更美的文章。”說完,他對著鏡子笑了。不一會兒,他又對著鏡子嚴肅起來,很認真地麵向自己說:“立誌是做人的根本,有誌就能成才,成為天下奇才。”
自幼聰明,又勤奮好學,使茅盾的才識遠遠超過了周圍的同學。有一天,正是星期一,先生要求同學們自己擬題寫作文。茅盾回憶自己讀過的書,立刻寫出了《吳蜀論》,這篇作文在全校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很快,下一個星期一又來臨了。這一天,先生對學生的要求又是自己擬題。茅盾不聲不響,揮筆寫下了《文不愛錢武不惜死論》……源源不斷的耕耘帶來源源不斷的收獲,源源不斷的收獲又促進源源不斷的耕耘。茅盾在高小期間寫下了32篇作文,每篇都有先生密密麻麻的批語:
“好筆力,好見地,讀史有眼,立論有識,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
“目光如炬,筆銳似劍,洋洋千言,宛若水銀瀉地,無孔不入,國文至此,亦可告無罪矣。”
……
一句句讚揚,一行行鞭策。茅盾每一篇作文都是一首歌,先生的每一行批語都是伴奏的曲。這在茅盾腦海中刻下的印象太深太深了。他感到自己愧對先生,他感到自己沒有當好人中的佼佼者。每當坐下來琢磨先生的批語,他的心裏總是像有一股熱流在奔騰。他要按照先生寫的去做,他要達到先生評語中的目標。
人生一世,總是有些片段,當時看著無關緊要,而事實上卻牽動了整個一生的大局,影響著一生的錦繡前程。茅盾後來走上文學道路,在文學的崇山峻嶺中自由攀登,與他在高小時打下的基礎是分不開的。理想、目標、奮鬥使他按照自己的意願走,催促他進取向上。終於,他成為人中豪傑,成為人們崇敬的文學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