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談時,臉部表情要隨著交談內容的變化而變化,它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或感激、或愉快、或欣賞、或同情,而不是一臉茫然,使人感到木訥。但是,表情切忌過分誇張和激烈,要溫文爾雅,把握好分寸,讓人能夠接受並感覺舒服。
(二)手勢語
富有表現力的手勢往往可以加強交談效果,活躍交談氣氛。正確地使用手勢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手勢有情緒性的,如惱怒時握拳,恐懼時掩鼻;有指示性的,如招手讓人過來,揮手示意他人走開;也有描述性的,如用手比劃東西的大小、形狀等外部特征。
交談時,手勢可以襯托、強調關鍵性話語,顯示個人風格,但使用不宜過多、幅度不宜過大、變化不宜太快,否則會給人以張牙舞爪、手足無措的不穩重感。
交談時,要力戒這樣幾種手勢:談自己時指自己的鼻頭;用拇指自指胸口;談及對方時指人家;在別人背後指指點點,評頭品足。這些動作都不雅觀,會給人以粗魯、缺乏教養的印象,對別人也極不禮貌,易引起別人的反感。
(三)交談時的姿態
人的動作與姿態是人的思想感情和文化教養的外在體現,也反映著他對待別人的態度,所以要正確地加以運用。
不論是坐是站,都要使自己的身體正麵朝對方;站著時,人要站挺,不能彎背縮脖;坐著時,坐姿要端正、自然,以坐座位的一半為好,手可放在腿上或沙發扶手上,兩腿一般要並攏,女性可小腿交叉。
交談時,忌高高蹺起“二郎腿”頻頻抖動,並將蹺起的腳尖對著別人;忌對著人打嗬欠、伸懶腰、剪指甲、挖耳朵、跺腳或擺弄手指;忌不時地看手表;忌雙手摟住腦後、交叉雙臂緊抱胸前、雙腿叉開;忌揉眼、搔頭發或對著別人噴吐煙霧、煙圈。五、傾聽的藝術
其實,交談時最重要的是聽別人說話:第一,可以加深理解;第二,可以加以判斷;第三,在上述基礎上,決定自己該怎麼做和引導別人做自己想做之事。所以,交談時,講話人不能心不在焉,聽話人也要全神貫注,不可漫不經心,應講求聆聽藝術。
一般來說,談話是在傳遞信息,聽人說話是在接受信息,兩者互為依存。一旦聽說人對談話內容作出積極反應,就產生了信息反饋,從而使交談順利進行下去。傾聽禮節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一)要采用提問、讚同、簡短評論、複述對方話頭、表示同意的方法,鼓勵對方說下去。
(二)聽話時要認真,不要隨意打斷對方的談話;細心體會對方的感覺,並積極地產生相應的反應,與說話人同樂同愁;聽時要全神貫注,不要東張西望或做一些無關的下意識的小動作,要使對方感到你是實實在在在聽,表現出你的誠意和對他的尊重。
(三)傾聽時,要謙虛、有教養,不要以自我為中心、口若懸河而不給別人說話的機會。
(四)傾聽時,身體要稍微向對方傾斜,並溫和地看著對方,這一方麵表明了自己的注意力,另一方麵也有助於觀察對方的表情和姿態,而能更好地了解對方的感情和心境。
第五節聚會禮儀
一、宴會禮儀宴會使人們聚在一起,共享美酒佳肴,此乃生活一大樂趣。溝通感情、傳遞美意、增進友誼是宴會舉行的目的。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宴會上也必須講究禮儀。
(一)宴會的種類和形式
宴會有國宴、正式宴和便宴之分,按其舉行的時間又有早宴、午宴和晚宴之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宴會一般有工作宴、冷餐宴、酒會(又稱雞尾酒會)、家宴、茶話會等。每種宴會都有不同的作用和意義,又都有不同的參加形式,本節主要介紹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宴會禮儀。
1.工作宴。工作宴是人們平時交往中經常采用的一種非正式宴請形式。這種形式一般隻請與工作有關的人員,不請配偶。利用進餐時間邊吃邊談問題。這種形式的席位,一般按參加者職務的高低安排。
2.冷餐會(也叫自由宴)。這種形式一般在安排會議和聚會時用。這種宴會的特點是不排席位,菜肴以冷食為主,也可有熱菜,所用餐具都陳設在餐桌上,供客人自取,酒和飲料陳放在桌上,也可由服務員端送。冷餐會在餐廳內或院子裏都可舉行,客人自由取食,自由進餐,自由活動、交談,宴會的規格可高可低。
3.酒會(又稱雞尾酒會)。這種宴會的形式較活潑,在早、中、晚間均可舉行。酒會以酒和飲料招待為主,略備小吃,不設大餐桌,僅置小桌和茶幾,便於客人走動和交談,客人可以來去自由,任何時候到達和退席均可,不受約束。下請柬時可注明整個活動的延續時間。
4.家宴。家宴即在家中設宴招待客人。這種形式一般用於招待親朋好友。家宴包括生日宴會、壽宴、誕辰宴、結婚宴、親朋聚會宴等。全家人招待客人,主人往往親自下廚烹飪,也可以請廚師或親朋幫忙掌勺,以便有較多時間招待客人。菜肴的形式可根據主人的安排和客人的特點安排。
5.茶話會。這是一種比較簡便的招待方式,一般用於元旦或其它節日,單位邀請有關人員舉行茶話會、進行思想和感情交流。學生畢業時也可用開茶話會的形式。這種形式簡便、經濟、節省。備有茶葉和糖果。茶話會一般設在客廳或會議室、教室等,不設餐廳內。茶話會安排座位時要設有主座,一旦有領導和貴賓來時好安排就座。有的茶話會是邀請客人品茶交談,這種形式就要對茶葉和茶具精心安排,應有一定的特色,體現出茶話會的特點。茶話會舉行的時間一般安排在下午3點左右,也有的安排在上午10點或晚上7點舉行。
(二)赴宴禮儀
1.儀表整潔,穿著要大方得體
儀表能體現出個人的形象,是對主人和參加宴會者的一種尊重。穿著既不能隨便,又不能打扮得奇形怪狀。參加便宴時,因為一般是知己,穿著可不用太講究,但一定要注意衛生。特別是到家庭參加宴會,赴宴前最好將腳洗一洗,換上洗淨的襪子,以免到主人家換上拖鞋時發出奇異臭味。參加喜宴和工作宴時,衣著就要講究一些,女士要進行化妝,男士要理發、刮胡子,換上整潔的衣服。穿西服要注意係領帶,不可隻穿襯衣赴宴,身上可以灑一點香水,這樣在和賓客接觸時,就會讓人感覺整潔、大方、舒服、
2.注意赴宴的時間
赴宴時不需要太早,但不要遲到。根據邀請時注明的時間,可提前10分鍾赴宴。太早了會讓主人著急,太遲了會讓主人和其他赴宴者等煩。如果是家宴,又和主人比較密切,可提前到達,幫助主人料理一些事情。
3.入席
不管參加何種形式的宴請,是在家庭還是在宴會廳,入席時都要跟主人打招呼,意思是我已來了,您不用再等;同時還要對其他的客人打招呼,不管相識不相識,都要笑臉相對,點頭示意或握手寒暄;對長者到來或領導到來,如已坐下,應起立讓座問安;對女賓要彬彬有禮,舉止莊重;對小孩要問名問歲,多加愛撫,讓他有親切感。這一切都要做得自然親切、落落大方,使赴宴者感覺待人親切、情同一家。如有主人或招待員安排座次時,要聽從安排。
4.入座
宴席的座次是主人根據被邀請者的年齡、職務事先安排好的,要根據主人的安排或服務員的指點就座,切不要“捷足先登”、盲目亂坐。即使請柬上寫明你的桌次和座號,也應聽從主人的安排和招呼為好。就坐時應向其他客人禮讓,這樣會顯得你很有修養,會得到別人的尊敬。
入座後,坐姿要端正,不要兩腿蹺起或搖晃,不要頭枕椅背伸懶腰,不要斜坐椅子,不要亂動餐具,不要用手指或餐具敲彈亂畫,不要當眾抓耳撓腮。女子就座時,不要將裙子撩起再坐下。上菜之前,主客之間、客人之間可以進行簡短的交談,使氣氛更加活躍,切不可一入席便等進食或玩弄筷子、或左顧右盼;交談時主客之間應認真答對,與其他客人交談時,不要唾沫四濺,不要指手畫腳,聲音也不要太高。
5.席間禮儀
當主人取下餐巾時則示意開餐,客人應取下餐巾攤開鋪在雙膝上(中途離席應將餐巾放在座椅上,如放在桌上則會認為你已餐畢)。第一道菜上來,當主人向客人敬酒時,客人應起立回敬,喝過了酒後坐下才好夾菜。動筷前也要等主人招呼,不可搶先,更不要起立夾菜。如自己不善飲酒,可用飲料之類代替,不可一味推辭,不會喝酒也不可強喝。如果你的酒量很大,當主人向你斟酒時,也要適當謙謝,不要坦然接受、“來者不拒”。喝酒時也要慢酌細飲、留有餘地,切不可酒醉失禮,使主客都不愉快。
席間喝酒吃菜也要向周圍的客人主動謙讓,對老人和小孩更應主動照料,不可埋頭悶吃、不苟言笑。每道菜上來,除了向端菜人致謝外,要先讓老人夾菜或等主人勸用,不要急忙去夾。夾菜時動作要輕,不可一次夾得太多,不要碰到杯盤,甚至將湯汁濺及他人,弄得大家手忙腳亂,減少興致。喝湯時,要用湯匙就著口喝(如果湯過熱,可將湯盛於湯匙放在碟子裏,冷一冷再喝),不可發出聲響。進食時要挺起身體,不要伏在桌上,伸頸向前。應該以食物就口,以口就食。吃的時候應該閉口咀嚼,不要發出聲響,讓鄰座聽到心煩。也不可用手將碗碟端起來吃,或將嚐過的食物感到不對口味再放回大盤裏去。菜太熱可等稍涼後再食,千萬不可用嘴吹。如果口裏已經塞滿了食物,不要說話。如果別人和你說話時,也要等咀嚼完咽下去再回答。宴席中不可高聲談笑。進餐中使用的食具,每次取食後應按原來的位置放好,不要總拿在手裏。進食中吐出來的骨頭渣滓等,應吐在備好的小盤子裏,不要吐在桌上,更不要吐在地上,吐物時不要出聲猛吐,有傷雅觀。
飲酒時,不要猜拳行令,更不要逞強好勝,互不相讓,你灌我我灌你,來一個喝酒不認輸;或者不喝醉不為喝酒,結果喝得酩酊大醉,說話也無分寸,相互之間傷了和氣,甚至大打出手,嚴重的會造成不堪設想的後果。這既破壞了宴會的友好歡樂氣氛,也有失禮儀,是宴會中飲酒最忌諱的。
6.宴會上的介紹與談話
(1)宴會上的介紹。參加宴會的客人很難巧合都會相互認識,因此需要主人一一介紹,介紹時可向來賓介紹來賓的構成,詳細介紹某人時要將他的姓名、稱銜和職業愛好等作一介紹。如果來的客人中弄不清如何介紹為宜,可在事前了解清楚,以免介紹時失誤。
(2)宴會上的談話。宴會上的談話是很重要的,談話的內容必須選擇好,盡量達到所有參加宴會的客人都有興趣。一般宜談些愉快、健康的見聞,真切的感受等。這樣才會起到一種熱烈親切和歡樂的氣氛。談話的形式可分為三種:①全體參加談話,通常談論的事大致有最近的新聞大事、社會消息、市場經濟等;②就近座位上兩人談話,如個人愛好及個人最近身體工作情況等;⑧多人談話,包括同席人,但不是全體,談話時,最好找一個適時的主題開始,如文學、藝術、體育、音樂、旅遊、食品、服飾等。
(3)談話時應注意的問題。談話時主人切忌隻同親近的人或就近的人談話而冷落了全席的人,更不要閉口不談,應始終找些共同的話題,引起全席人的情緒,使氣氛熱烈而歡快。說話時盡量不涉及政治方麵的問題,因為在政治上,大家難免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完全對立,造成話不投機半句多的局麵,鬧得宴席上很不愉快。談話時也盡量不要談及職業問題,一談起職業來就容易使人感到有比高低之嫌,職業低的人易造成失落感,影響酒席的情緒。
酒桌上談話時還應注意:不要汙言穢語,胡說八道;不要發牢騷,借酒澆愁,指責別人,甚至辱罵領導;不要談論公事,酒能麻醉人的神經,抑製人的神經中樞,喝酒時談論公事,易失去原則,造成工作上的失誤;不要貶損他人,惡語中傷,對別人抱有成見,平時無表露機會,酒席上來個黨同伐異,借酒發揮,損害他人,這樣不利於團結;不要自吹自擂,自我提高,感情用事,互相吹捧,這樣會叫人恥笑。
7.退席禮儀
一旦入席就餐,最好不要中途離去。若有急事非要中途離場時,也應向主人說明情況,表示歉意,然後向本席的其他客人點頭示意,方可離去。如果有長輩在席,最好向後退兩步,再轉身離去,這樣,給人留下一個講禮貌的印象。
(1)退席時不要選擇在席間別人談話時,這樣會使人誤認為你是對別人說的話不耐煩。比較適當的時間是大家都吃完之後。退席時向主人表示道謝。如果和主人關係密切,可邀主人“有時間請您到我家做客”。
(2)要是在宴會上你走得最早,也不要大聲道別,隻需悄悄向主人告辭,並且道謝,有其他客人發現可以禮貌地說一聲“再見”。在退席時,你說的退席理由應當盡量不使主人感到難堪和內心不悅。即使你所參加的宴會很乏味,宴席當中也不應流露出來。告辭的時候,也應找一些讓主人聽了是正當的理由,而不要說:“你這裏沒意思,我到別處去換個口味吧。”或者說:“我還要去參加別的活動。”
(3)退席一旦提出,就應立即從座位上站起,不要口裏說走,身子卻不動,讓主人送也不是,留也不是。當告辭退席,並致過謝以後,不要再拉著主人的手說個沒完沒了,以免影響主人招呼別的客人。退席時男賓應先與男主人告別,女賓則先與女主人告別,然後交叉,再與其他客人告別。如退席人數比較多時,隻需與主人微笑或握手告別即可。
(三)設宴禮儀
1.宴會前的準備工作
(1)邀請。在設宴招待客人時,首先應當準備邀請哪些客人參力,然後如何邀請。如果邀請的客人比較多,相距遠,場麵又比較隆重時,可用請柬邀請,如結婚宴請、開業典禮等;如果客人比較少,相距又近,可用口頭或電話邀請,如同事之間相聚、朋友相聚等。無論何種形式,都應說明宴請的時間、地點。
(2)地點的選擇。地點的選擇可根據設宴的形式(常見宴會的種類)而定。如在家庭宴請還是在飯店宴請等。
(3)宴會的準備工作。①如果是在飯店宴請,要事先到飯店去預定好,說明何日何時宴請賓客,安排房間及酒席的檔次以及幾桌酒席、每桌幾人、準備幾種酒和飲料、香煙等。②如果在家庭宴請客人,就需要做以下工作:研究菜單,並安排專人按菜單進行采購有關物品;根據邀請的客人安排座次;整理好宴席間的衛生,看看桌布、桌麵是否整潔,有無破損,並將衛生間打掃幹淨,同時準備好衛生紙、肥皂、毛巾、鏡子等;將開酒瓶及罐頭瓶的用具備齊,準備好筷子一雙、勺子一把放在主人或主婦麵前,預備給客人夾菜、添;將煙、酒、飲料等放在易取的地方;備好蠟燭以防停電;夏天提前將電扇或空調打開,冬天提前將爐子或暖氣打開;還要布置休息場所。
(4)席次與座次的安排。賓客全部到齊後,如果不是便餐須安排席次與座次,如果一席就必須安排座次。
宴席上有“上座”和“下座”之分。“上座”即首座,以圓桌為例,一般靠近正對大門的牆壁。首座為主人座,左邊為第一主客,也有由尊者或長者入首座,多為家庭宴會。“下座”即末座,通常由第二主人或主人的親屬晚輩就座,在宴席上負責接菜遞盤和斟酒,習慣上以上座的對麵座為末座。
桌麵座次的排列,一般以上座為中心,依次分坐兩邊。如果是方桌,則以正對大門室壁左邊為主座,右邊為主客座,正對著主座為“下座”。一席以上的各席位亦有高低。
2.迎接客人禮儀
客人到來之前,主人或主婦要將自己的儀表儀容修飾一番,然後到門外麵迎接客人。如在賓館,須在宴會廳外等候客人。迎接客人時,要麵帶微笑,主人一般應最後一個進入屋內,也可在同齡人的前麵,但一定要在年長者的後麵。進屋後應把客人介紹給其他人,並有分寸地介紹其職業、職務等,介紹客人時應把歲數小的介紹給歲數大的。主人等候遲到的客人不要時間過長,免得使其他客人認為主人偏重於遲到的客人。對於早到的客人,可讓他們看看報紙、聽聽音樂、看看電視。
客人進門後,主人應備茶讓座,並備好煙、糖果、點心等。
3.席間禮儀
(1)斟酒。斟酒雖為簡單,但在大雅之堂做得出色並不容易。斟酒時,應備一托盤,托盤放入白酒、啤酒、飲料等;從第一主賓位置開始,按順時針方向繞餐桌依次進行;給每位客人斟酒應手持酒瓶,商標朝賓客,先示意一下,如客人有不同意的表示,應換其他酒;斟酒姿勢要端正,站在客人身後右側,左手托盤,右手拿瓶斟酒,不可左右開弓,身體不可接近客人,但也不能離得太遠;斟酒不可太滿,也不可太淺,以八成滿為好;瓶口不可搭在酒杯口上,距離酒杯兩厘米為宜,以免相碰擊;酒瓶的傾斜度要隨酒瓶內酒量多少而定;斟酒時不可太快,要徐徐進入酒杯,斟至八成滿時,要旋轉瓶身,抬起瓶口,使最後一滴酒分布在瓶口邊沿上,做到點滴不灑;倒啤酒速度要慢,使啤酒沿著杯邊流入杯內,這樣就可以使杯中倒滿,避免產生大量泡沫,湧出杯來。
(2)敬酒。宴席中主客之間避免不了相互敬酒。敬酒時,敬酒辭要說得生動、形象、貼切、合情入理,富於激勵性,並顯示出你的熱情。
(3)敬菜。每一道菜端上桌時,主人可簡單地介紹一下這道菜的味、色、香等特色,介紹時應熱情招呼客人動筷。當餐桌上的客人有主次長幼之分時,每一道菜上來,主人應先請主客或長者先嚐,當客人互相謙讓不肯動筷時主人可站起來,用筷子、湯匙為客人分菜。在分菜時,一定要注意,首先分給在坐的長者或主客,然後按照就座的次序依次分下去;還應當注意分萊的量大致相當,不要或多或少、或好或差,以免讓客人產生不是一視同仁的感覺;有些菜肴用筷子分不開,這時也可借助於刀叉,或請在坐的客人協助,但千萬不可用手去撕扯,那樣是很不雅觀的;如果客人對你所夾的菜表示婉謝時,應予以諒解,不要硬將其放到人家碗裏,這是不禮貌的。
二、舞會禮儀 參加舞會前,衣著穿戴要整齊、美觀、大方,既不能過於華麗、奇形怪狀,也不能過於隨便。舞會前不要吃蔥、蒜等帶有刺激性氣味的食物,也不要喝酒,忌滿口異味。否則,既是對舞伴的不尊重,也影響正常交流。
舞會上要注意語言的文明、動聽、優美。見麵後要互致問候。一曲開始,若邀別人跳舞,可速到被邀者麵前,和氣地說:“請您跳舞,可以嗎?”在征得對方同意後,便可一起步入舞池。被邀者一般應答應對方的邀請;如不能,則可歉意地說聲“對不起”。一曲終了,跳舞雙方要互道“謝謝”。
舞會上舉止應端莊大方。走路時腳步宜輕盈,不能橫穿舞池,也不能跑步而過。休息時,也不要亂走亂動。跳舞中,男士不要把女士的手握得太緊,要掌握好兩者距離,不能距離太近,也不要盯著女士的臉看。
另外,參加舞會時要避免戴帽和吸煙的行為,這些行為是缺乏教養的表現。
參加舞會的人,都要遵守舞場的規章製度,不要隨心所欲。要力求舞場的環境美和舞者的儀表美、語言美、舉止美。
三、茶話會
以茶待客是我國傳統的習慣和禮節。它方式簡單,所以慶祝會、招待會、座談會、記者會等多種聚會都較多地采用茶話會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