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七章(2 / 2)

很明顯的,陳致遠想選擇辭職而非被解雇。

於是,朋友接著問:“難道你認為這家新公司的產品會比以前的那家的東西好銷售嗎?”

陳致遠的回答令朋友非常吃驚:“一點也不!”他接著說,“這是一個原則問題,對表現的要求不同,結果也大不一樣。我知道在先前的公司,如果我完不成任務的話,他們並非真正的在意,因為他們還會繼續給我其他機會。而在這個新的公司裏,情況完全改觀。從工作到走路,這些才是我真正所需要的訓練。我還年輕,我希望自己成為嚴格規章下的優勝者!”

很明顯,新公司的規章製度才是陳致遠所需要的,因為第三年他幾乎成了百萬富翁。

可見,陳致遠在規章嚴格、標準較高的新公司所取得的業績遠比在先前的那家公司要好得多。他從嚴規章、高標準中,以及公司所加諸於他的個人考驗中得到了自我實現。這就新公司領導和先前公司領導會管理與不會管理的不同結果。試想,如果新公司領導沒有製定切實可行的規章製度並嚴格要求員工執行下去,陳致遠還會有今天的好業績嗎?

這就表明,領導下屬要遵循一定的法則。無以規矩,不成方圓,烏合之眾永遠也無法披堅執銳、摧城拔寨!一個高效率的團隊必須由一套嚴格的規章製度作保證,而製定了規章製度就要嚴格去執行、去實施、去貫徹,否則,再好的規章製度也達不到好的效果。

當然,職場中不少領導者時常會覺得需要屈就原則,他必須明白自己如果不能嚴格執行公司的規章製度,就有可能另外製定新的規章製度。如果他給予一個應該“繩之以法”的員工第二次機會,那麼就開了先例。於是,其他員工也可能會要求第二次機會。這樣公司的規章製度就無法正常貫徹下去了。所以,一旦製定了規章製度,一定要切實嚴格執行!

作為一個企業或公司來說,規章製度是其促使自己有序發展和凸顯特色所必備的標尺,如果一個企業或公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章不循,都按個人意願行事,那麼它就無法正常運轉,乃至癱瘓倒閉;而作為一個職場中人,如果不遵循公司的規章、製度和流程,他的工作就容易產生混亂,比如:公司規定8點上班,你10點才去,不僅你自身會手忙腳亂,嚴重的還會影響到整個部門的正常運轉。因此,一個企業或公司沒有“規矩”,其員工就會散漫;一個員工沒有“規矩”,其行為就會背離企業或公司發展的宗旨。

也許當初是草莓職員的你現在已經在一家知名的大企業或大公司擔任領導職務;也許你還沒有跨入公司的領導階層而正作為下一任領導的候選人;也許你隻是在一家剛剛起步的小公司任職小領導;也許你還隻是在構思藍圖中的一道風景……不管怎樣,你一定渴望遠航,渴望更大、更強——但對下屬的管理始終是你的心病,也許你無法凝聚精英,也許優秀的戰艦卻沒有出色的水兵。給你的“水兵”來個“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吧,或許這會發掘出隱藏在你身邊的最好的“水兵”,並增強你所有“水兵”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