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講 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關鍵在做(2 / 3)

第二,像焦裕祿那樣對待組織,視責任重如山。一是要“知恩”。黨組織是幹部成長進步的搖籃,對於每個幹部來講,黨組織都有培育和知遇之恩。現實中,少數幹部由於受權力的驅使,把職務看得過高過重,任職一年就想提拔,兩年就覺得應該提拔,三年就想為什麼還不提拔;用自己就感到應該,用別人就說不公;還有的幹部在提升重用時,對組織很感激,工作熱情很高,一旦某個階段職務提升慢了點,就認為組織虧待了他,就鬧情緒、發牢騷。這些都是對待職務的扭曲心理,務必引以為戒。應該說,一個人從走上從政道路開始,一生中會經常遇到提拔和不提拔的問題。有時難免也會考慮個人的職務安排,這是可以理解的;麵對別人的提拔,不會也不可能認為事不關己,充耳不聞,視而不見。但應該看到,我們黨提拔任用幹部,主要看德才,看實績,看一貫表現,看工作需要,有一套嚴格的標準、程序和紀律。任何一個幹部,不管是否被提拔,被重用,都要正確處理個人進步與組織培養教育的關係,要經得起實踐的磨煉和組織的考驗。對待組織要有感恩的心態、服從的心態、維護的心態。無論是進、是退、是留、是轉,都要講黨性、講大局、講原則、講紀律,自覺接受組織挑選,服從組織安排,做到“進”時朝氣蓬勃,“退”時心情愉快,“留”時加倍努力,“轉”時奮發進取。二是要知足。“知足知止”,是人生修養的高境界;虛懷若穀,最能顯示出一個人的度量。職位是個金字塔,愈往上,位子愈少,資源愈稀缺。一個幹部如果一味地把升遷作為個人追求的目標,心態就始終不會安定。現實生活中,有的幹部知足感較差,常常出現心理不平衡,如在職務上嫌低,在待遇上嫌差,在榮譽上嫌少;還有的幹部把自己應盡的職責當作資本向黨組織邀功,視名利地位過重,隻要組織關懷和照顧,不要組織紀律;等等。這些“不知足”往往導致心理上失衡,形象上失分。“福莫大於知足,咎莫大於欲得。”重慶市司法局原局長文強把自己腐敗的原因歸結為組織多年沒提拔自己,最終走向墮落並自毀了美好人生。解決好知足問題,關鍵是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努力培養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保持“知足常樂”的健康心態。要在名利麵前多一份淡定,誘惑麵前多一份堅毅,去留麵前多一份從容。真正做到凡事順其自然,遇事處之泰然,得意之時淡然,失意之時坦然,不為官欲所累,不為名利所牽,永做淡泊名利、知足常樂的表率。三是要知責。知責,就是要求每名黨員幹部,知道自己的職責,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從現實情況看,有的幹部本身能力就不強,工作精力還不集中,整天忙於應酬,隻想做官,不想幹事;有的幹部工作標準不高,工作熬年頭,混日子,朝氣不足,暮氣有餘;有的幹部對工作怕擔當責任,遇事推諉敷衍;還有的幹部把為黨工作當作升官晉級的籌碼,把為民做事當作向組織討價還價的資本;等等。責任無處不在,知責才能思為。不知責,往往會在權力的光環下迷失自我、喪失良知、背離民心。黨和人民把權力交給我們,交的是信任,交的是責任。每個幹部必須把強化責任作為幹好工作的基礎。要堅決摒棄那種不講理想講實惠,不講奉獻講索取,不圖事業圖享受,不重實幹重關係,不思工作思提升的錯誤思想和行為,自覺保持純潔的黨性、從政觀念和進取心,增強工作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幹事創業上。要勤幹事、會幹事、能幹成事,真正做到上為黨分憂、下為民解愁,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績回報組織、報答人民。

第三,像焦裕祿那樣對待事業,視工作為生命。一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具有強烈事業心和責任感是黨員幹部必須具備的基本政治素質。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幹部為了能夠獲得提拔、升遷,可以說挖空心思,絞盡腦汁,不擇手段,根本談不上集中精力幹事業。少數幹部甚至對職位存在“盯著幹、等著幹”的不良現象。有的“盯著幹”,覺得職務有盼頭就有勁頭,反之覺得再幹也沒奔頭;有的“等著幹”,消極的等待職務調整,安心不盡心,在職不盡責。麵臨職位的進退留轉,是把心思用在工作上,還是把心思用在升遷上,是對幹部黨性觀念最現實的考驗。每個幹部一定要在大是大非麵前頭腦清醒,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忘記自己幹部的身份,不要因一時失意而失去信心和前進的動力,更不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而要有一種“事業無止境,奮鬥無窮期”的精神境界,在其位、謀其政、敬其業、竭其力,以崇高的使命感對待工作,以高度的責任心對待事業,以良好的精神狀態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力爭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為人民做出不平凡的業績。二要有積極的進取精神。進取心是成功的起點,時刻想著提高和進步,是成功者最重要的習慣。有了進取心,我們才可以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實現人生的價值。組織安排的任何工作,都是黨和人民事業的一部分,不僅是我們報效組織和人民的機會,也是個人立世存身的根本,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的舞台。如果精神不振,滿腦子想的是個人升遷,不盡職盡責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不僅有悖於一般性的職業道德的要求,更是對組織和群眾的辜負,也是對自己智慧才能的荒廢、人生價值的大打折扣。樹立進取精神,核心就是要開拓創新。三要有正確的政績觀。政績觀是各級幹部創造政績的思想基礎,直接反映幹部從政的價值取向。政績觀正確與否,不僅影響著幹部的健康成長,更關係到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和形象。對各級幹部來說,不幹出一番成績來,必然愧對組織;不幹出一番事業來,必然愧對黨和人民。秉持什麼樣的政績觀,這是領導幹部黨性修養的重要體現,是衡量領導幹部能否正確對待群眾、正確對待組織、正確對待自己的試金石。這就要求我們的各級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不管職務高低、能力大小,都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警惕錯誤的政績觀。要處理好“唯上與唯實”的關係,眼前與長遠的關係,局部與整體的關係,給群眾留下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留下共產黨人的美德,留下有益社會的寶貴精神財富,堅持求真務實,堅持實幹興邦,努力爭做想幹事、會幹事、幹成事、不出事的幹部,這樣我們才會以超越自我的社會成就感獲得人生最美好的感受。四要像焦裕祿那樣對待困難,視艱苦為財富。“革命者要在困難麵前逞英雄”的大無畏精神,大興知難而進之風。知難而進、迎難而上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寶貴品格,也是焦裕祿精神的重要內容。焦裕祿到蘭考上任前,黨組織與他談話時明確提出,蘭考是一個最窮的縣,一個最困難的縣,要他在思想上有經受最嚴峻考驗的準備。焦裕祿堅定地說:感謝黨把我派到最困難的地方,越是困難的地方,越能鍛煉人。不改變蘭考的麵貌,我決不離開這裏。焦裕祿經常教育黨員幹部說,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不怕困難,發揚革命精神。麵對當時蘭考十分嚴重的自然災害,焦裕祿同誌沒有被困難所嚇倒,他以共產黨人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創造性地製定了一套簡便而又易行、實用而又符合規律的治理“三害”方法,最終在重重困難中闖出了一條發展之道。像焦裕祿式這樣對待困難,就要敢於啃改革的硬骨頭,保持敢做善成的勇氣,逆勢而上的豪氣,不怕矛盾複雜、不怕任務艱巨、不怕責任重大,勇挑重擔,克難攻堅,在挑戰麵前捕捉和把握發展機遇,在逆境中發現和培育有利因素,夙興夜寐思改革,廢寢忘食謀發展,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