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講 學習弘揚焦裕祿的道德情操(3 / 3)

三、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幹部在工作中要能夠正確認識和處理人際關係,做到既有人情味又按原則辦,要下決心減少應酬,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多學習充電、消化政策,多下基層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況,多係統思考和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自覺遠離那些庸俗的東西。

第一,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就要做到多學習。把學習當作一種政治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我們要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就必須努力學習。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好學才能上進。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這就要求我們,把學習作為一種精神追求,多讀書善讀書讀好書,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守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以實際行動彰顯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要把學習作為一種愛好。毛澤東說過,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黨員幹部應該向毛澤東學習,把學習作為自己一生的愛好,增強學習興趣,做到好學樂學,如饑似渴地學習,以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把學習作為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善於擠時間,多學習、多思考,少應酬、少一點形式主義的東西,以學修身,以學養德,把自己培育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

第二,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就要做到堅持求真求實,理論聯係實際,深入實際、聯係群眾、調查研究。當前,學用脫節是很多領導幹部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要做到“求真求實”,就必須堅持理論要聯係實際,因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隻有堅持向實踐學習,才能深化認識,吃透和消化政策,才能提高素質,推動工作。要進一步堅持理論聯係實際,做好“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文章,要注重理論的運用,注重規律的把握,注重現實的研究,注重實踐的探索,在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上下功夫,在研究和解決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上下功夫,在做好群眾關心的民生問題上下功夫。要進一步樹立向群眾學習的觀念,端正對群眾的態度,深入實際、聯係群眾、調查研究。增進與群眾的感情,真心實意向群眾學習,甘當群眾的小學生,和群眾打成一片,不斷從廣大群眾中汲取智慧,豐富自己、提高自己。要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善於總結、提煉、概括群眾創造的新鮮做法和經驗,推動工作更好地開展。要了解群眾的願望、情緒和呼聲,真正做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切實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

第三,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就要正確認識和處理人際關係,下決心減少應酬,自覺遠離那些庸俗的東西。正確認識和處理人際關係,要做到既有人情味又按原則辦,特別是當個人感情同黨性原則、私人關係同人民利益相抵觸時,必須毫不猶豫站穩黨性立場,堅定不移維護人民利益。領導幹部在工作中應堅持原則但不能失了人情味,好的人際關係有助於拉近幹群距離,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特別是基層幹部常年和老百姓生活在同一方水土上,說著同一口方言,上班的時候是幹部,下班之後即為桑梓同鄉,幹部和群眾的身份本就沒有那麼涇渭分明,幹群之間也絕不是一個工作關係就能統而概之。基層幹部必須在原則和人情之間找準最佳平衡點,把維護群眾利益的行動和關心群眾疾苦的情懷有機融合在一起,既要做好公平正義的“守護神”,又要做好人民群眾的“娘家人”,工作起來才能如魚得水。原則是“剛”,人情是“柔”。剛正不等於“不近人情”,“剛中帶柔”方可千回百轉;柔韌不代表懦弱膽怯,柔中有剛才能百折不撓。正所謂“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焦裕祿之所以能夠在群眾心中留下一座永不磨滅的豐碑,不僅在於他們有堅守原則立場的剛正硬氣、有“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邁勇氣,還在於他們擁有一顆對待群眾的拳拳赤子之心。

不可否認,現在有少數幹部玩性很大,談起學習就說時間緊,一說娛樂興致高,這導致庸俗之風滋生蔓延,會極大地降低黨的肌體免疫功能,對黨的事業是非常可怕、非常危險的。各級領導幹部要在保持健康的生活作風中錘煉堅強的黨性,自覺遠離那些庸俗的東西,保持積極的心態,樹立健康的幸福觀與事業觀。首先,遠離庸俗必須把握心態。人生沒有彩排,每天都是直播。不能在出了問題、出了事故、出了錯誤後,還期待有機會重新再來。作為領導幹部,要把握好心態,就要樹立科學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做到“見賢思齊,見不賢而自省”。要經常進行反思,使自己的思想覺悟在不斷的實踐中得到升華,保持平和的心態。作為領導幹部,要把塑造和諧心態作為一種境界,一種追求,要率先垂範,作出表率。其次,遠離庸俗必須把握幸福。幸福在哪裏?感恩才能感受幸福。常懷一顆感恩的心,自然就會多感受一些幸福、少一些抱怨。勞動才能創造幸福。有親情,有事業,有大情大愛,隻要把握得好,就會有幸福。一名領導能夠平平安安、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就是幸福,不用羨慕別人錢財和富有,關鍵在於能夠知足、知福,把握幸福。同時,各級領導幹部要吸取違紀違法者的教訓,把“修身、齊家”與“治國、平天下”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自覺摒棄為家人開“財路”、找“出路”、鋪“後路”的錯誤意識。最後,遠離庸俗必須把握事業。人最寶貴的是生命,人的一生應該用事業來充實。尤其是領導幹部,更應該把事業看作自己的生命。作為黨的幹部,要把黨和人民的事業當作人生的主體。當我們加入黨的幹部隊伍的時候,我們就實現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業選擇。所以,我們隻有辛勤耕耘才能收獲人生的果實,否則隻能吞下人生的苦果。做官先做人,學會做人就打好了人生底色。領導幹部是從普通人中提拔出來的佼佼者,更要有高尚的事業觀。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這是關鍵所在。要淡泊名利,兢兢業業,埋頭苦幹,在各自的崗位上作出優異的成績,把個人升遷看淡,把能為人民做事當作人生最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