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扶貧攻堅小組(2 / 2)

即便如此,孟家喜也高興異常。他的建議能被大家接受已經很不錯了,就別再指望從縣財政再搞到錢。

沒錢怎麼辦?孟家喜到底是從發改委出來的,深知現在弄錢的最好辦法就是立項。

任何事,隻要被立項,相應就能弄回來錢。

孟家喜強烈要求,要將高小離結合到管理小組來。高小離堅決拒絕,他想不通孟家喜將自己弄進去管理小組有什麼意義?他又搞不來錢,也不會挖空心思立項。最後還是孟家喜一語道破天機,請高小離入局,是因為他曾經當過扶貧幹部。如果將項目往扶貧這塊引,那麼寧縣的水電站改造就不是改造一個發電站那麼簡單了,而是上升到扶貧的高度上來了。

高小離不得不佩服孟家喜的良苦用心。可是他現在已經不是扶貧幹部身份了,他還能憑著這個噱頭幹什麼事?

孟家喜又提醒他,他不是扶貧幹部,過去與他一道來寧縣扶貧的幹部還在啊,拖上幾個人參與進來,於誰都有好處。

高小離想想也是這個道理,隻是他與其他扶貧幹部都不是很熟。唯一能說得上話的蘇黃也早回公安局去當他的副局長去了。想來想去,他就想到了華處。華處雖說將扶貧大本營搬去寧鄉鎮了,但他目前還依舊是紀委的駐村扶貧幹部。

電話打到華處手機上,高小離沒說什麼,隻讓華處抽個空來縣城聚聚。

華處來得很快,接到電話的當天下午就出現在高小離的辦公室裏。

他掃視高小離寬敞明亮的辦公室,嘖嘖讚道:“小離,你現在是鳥槍換炮啊,多豪華的辦公室啊!”

縣裏與市裏在辦公用房上肯定不同。市裏受諸多製約,通常領導的辦公室都隻有他目前辦公室的一半大。領導之外,無論多少人,一律按兩個人一間配備,嚴重的部門五六個擠在一個辦公室的情況也司空見慣。

縣裏在這方麵就是典型的土豪。比如高小離的一個紀委,全部人馬加起來也就七八個人,但能做到人手單獨一間。即便如此,還有空閑的屋在。

高小離看著華處嘿嘿地笑,說:“華處,我這裏還算是簡陋的,有的辦公室,我一輩子都沒見過有那麼大的房子,還都是套間,外麵辦公,裏麵休息。大家都一樣,好環境才能有個好心情為人民服務嘛。”

華處歎道:“官僚啊官僚。小離,你這就是官僚作風啊。”

聊了一會,高小離將話題引到正題上來,希望華處進入寧縣扶貧攻堅領導小組來,幫助和指導工作。

孟家喜在與高小離商議過之後,將原來的用電管理小組改成了扶貧攻堅小組辦公室。徐書記和顧縣長一致表態,堅決支持小組開展工作。

高小離心裏清楚,書記和縣長一致支持孟家喜,主要是取決於縣電業局長在會上的一段話。盡管電業局長或許沒有這個意思責怪領導工業用電沒達標,但作為領導,這些話還是能刺激到他們,讓他們的意見高度統一起來,共同為孟家喜的計劃鳴鑼開道。

其實聰明的人都能看出來,孟家喜來寧縣,說白了就是掛職的身份。他這樣的身份決定他不會在寧縣呆很久。人家就是來過渡一下,過渡完了,該升升,該走走。

徐書記和顧縣長都不願意將自己列入到孟家喜的計劃名單中,從側麵看他們也是留了一手的,萬一上麵追查下來,可以將責任全部推在孟家喜身上。可惜孟家喜一點也沒想到這深層次的問題,還在樂之不疲地安排人寫立項報告。他要等著拿這份報告去找人要錢。

孟家喜要錢比顧縣長要錢來得輕鬆得多。他隻要在市發改委將項目立下,他就能拿到配套資金。而且以孟家喜在市發改委工作多年的基礎,他去找幾個人批個字,還不是手到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