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扶貧攻堅小組(1 / 2)

孟家喜終究沒能胡來,他要求召開一次常委擴大會。

因為是擴大會,高小離自然屬於被擴大之列,列席會議。會議的主題就是研究在全縣修建兩到三座水電站,以緩解寧縣用電壓力。

縣電業局局長首先表示反對,說上麵有明確的規定,全國不但不再修建小型水電站,還要將原來的小水電站關閉。寧縣這時候上馬建小水電站項目,肯定會被叫停。

電業局長的話半路被孟家喜打斷,孟家喜一臉寒霜地問:“你說關閉小型電站,老百姓沒電用怎麼解決?”

電業局長小心翼翼地說:“現在全國一張網,電都是統一調配的。我們寧縣之所以配電額低,主要是工業用電少。要是我們的工業用電多了,配額相應就會提高。”

這句話看起來沒毛病,但徐書記和顧縣長聽後臉色都變得很難看起來。寧縣沒工業用電,責任在於他們兩個主要領導工作不行,沒將工業發展起來。誰都知道一句真理,無工不富,無農不穩。寧縣地處山區,交通設施不便,地下又沒礦產資源,工業受此製約,怎麼能發展得起來?

寧縣全縣通電問題,幾年前才全部解決。當初為了讓全縣所有鄉鎮都通上電,顧縣長蹲在市政府霍市長辦公室的走廊上吃過三天的饅頭。霍市長躲他,三天沒來辦公室。顧縣長怕誤了見市長,三天沒敢離開半步。

顧縣長找霍市長就是要錢,寧縣財政根本解決不了這筆巨大的通電開支。寧縣是全市最後一個還有部分鄉鎮沒通電的縣。不通電主要原因是架設線路的耗費太巨大。顧縣長履職寧縣辦的第一件事,就是發誓要將全縣每個角落都要通上電。

結果預算一造出來,才知道說得容易,做起來太難。

顧縣長最終還是從霍市長手裏拿了一筆錢回來,這筆錢一分錢沒走野,全部花在通電上了,寧縣為此還忍痛割了兩年的全縣幹部福利,弄得怨聲載道。

電是通上了,卻因為電壓一直不穩定,特別高峰期,電壓低得連電風扇都無法驅動。為此,老百姓又詬病縣裏的能力。說不如不用電,用了反而讓人煩躁。

這個情況高小離是有感受的,竹村的一些機器就出現過因為電壓太低而無法工作的情形。

顧縣長敲敲桌子問:“工業用電低,到底是誰的問題?”

電業局長半天不作聲,反複強調說:“我個人是不支持縣裏上馬建水電站。”

一場會開了一天,沒個結論出來。孟家喜憤怒地對高小離說:“我就知道現在的基層難搞。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想法,都在為自己打小算盤。”

高小離不解地問:“電業局有什麼小算盤打?”

孟家喜白他一眼說:“你這人就是個書呆子。這裏麵的貓膩多了去了。反正一兩句話與你說不清,你先告訴我,你支持不支持?”

高小離苦笑道:“你知道我都不是常委,沒有表決權的。我支持有個屁用。”

孟家喜認真地說:“你支持,我的信心就更大了啊!”

高小離沒想理會他。孟家喜要修建水電站,完全是突發奇想。正如電業局長說的那樣,現在全國一張網,所有用電都要從這張網上來。人家說多少錢一度,你就得花多少錢一度去買。你要自己修了水電站自己發電,人家的電賣給誰?

電業局搞個配額,也有人家的目的。想要多用電,行啊,該拜的碼頭你得去拜,不拜?對不起,你的電壓永遠都起不來。

要說寧縣在水力發電這塊,很多年前是有過曆史的。水電站原來的發電,完全能供應半個縣城的用電。後來搞了一次農網改造後,就將水電站關了,設備被人拆了當廢品賣了。孟家喜說的建水電站,其實就是在原來的基礎上更新設備。

接連開了兩天會,終於達成統一意見。

寧縣成立一個以孟家喜為首的用電管理小組,改造和擴建原水電站。但資金由小組自行負責,寧縣財政不予一分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