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產品差異化。產品差異化是指同行業內各企業產品之間的不完全替代性,它是一種有效的非價格競爭手段。四川是中國乃至世界礦產資源最富集的地區之一,是我國第二大鐵礦區,蘊藏著上百億噸的釩鈦磁鐵礦資源。然而其儲量豐富卻品位不高,開發利用率低,主要產品附加值低、技術含量普遍偏低、競爭力偏弱,這在很大程度上製約了四川礦產資源企業的發展,使其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很難占有一席之地。
(3)進入和退出壁壘。進入和退出壁壘是反映市場中潛在競爭強度的重要指標。四川雖礦產資源豐富,品種較多,卻大多以小礦種、貧礦和難選礦居多,支柱性礦種的儲量偏低,開采的難度大、成本高,這是一般加工企業所不能比擬的。由於我國礦產資源行業的設立具有嚴格的行業標準及法規政策,這使得礦產資源行業具有較高的進入壁壘,與此同時,當資源型企業退出生產領域時,因其設備具有高度的專用性,不能另作他途,從而提高了退出壁壘;資源型企業容易受國際資源市場及其替代品市場的影響,投資回收期延長,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就決定了資礦產源型企業相對於其它企業有更大的投資風險。
2、市場行為
市場行為指企業在充分考慮市場供求條件和與其競爭者關係的基礎上為獲得經濟效益最大化所采取的各種決策。市場行為通常包括企業的定價行為、兼並行為以及技術研發行為等。
(1)定價行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礦產資源的價格能夠直接反映市場供需的變化、調節雙方的資源配置和生產經營活動,同時是國家製定經濟政策和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決策的重要依據之一。我國礦產資源產業行業除石油和天然氣礦采選業外,其他行業上遊的采選業和下遊的冶煉業形成了接近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並且大型企業與中小型企業之間並沒有顯現出分層競爭的格局,而是處於混雜、無序的競爭狀態。這使得我國礦產資源行業在產品定價上受限於市場結構特征,麵對國際競爭時缺乏競爭優勢,不利於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兼並行為。企業兼並是提高行業集中度的一個重要途徑。在我國除石油和天然氣采選業外,金屬礦產類企業主要以中小企業為主,四川也是如此,礦產資源整體產業集中度不高,使得市場無法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市場資源浪費巨大。
(3)技術研發行為。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企業自主創新的大力支持,企業在研發方麵的投入正逐漸加大,到2013年,全國共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11846.6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采礦業R&D經費為292.6億元,其投入強度為0.43%,黑色金屬冶煉與壓延加工業R&D經費為633.0億元,投入強度為0.83%,有色金屬冶煉與壓延加工業R&D經費為301.1億元,其投入強度為0.64%。四川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經費支出168.9億元;投入強度為0.4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年專利申請量1.6萬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0.6萬件;發明專利申請所占比重為36.1%。目前礦產資源型企業自主創新有了明顯提升,但相對於發達國家還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