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第二把火(2 / 2)

發放拖欠工資和工錢的這一天,整個騏鹿鎮都沸騰了。人們從未見過從銀行貸款回來給老百姓發工資的領導,楊烈絕對是第一個。

發錢自然是件很爽快的事情,大家都很開心,但是,錢發完之後怎麼辦?原來鎮上的財務窟窿是三千萬,現在成了五千萬,如果不能讓騏鹿鎮富裕起來,拿什麼向銀行還錢?

楊烈的辦法是對鎮上的所有集體企業進行資產評估,然後吸引社會資本進入,進行公私聯營。

與某些腐敗官員故意低價變賣國有資產的做法不同,楊烈找來的資產評估人員是首都某國家機構的專業人員,他們給出的結論絕對是最專業的。為了確保評估的過程和結果公開透明,楊烈請市電視台的記者全程攝像,還請了省公證部門的公證人員進行公證。

評估結論出來之後,楊烈立即組織召開了合資招標大會。原本騏鹿鎮的老百姓都覺得資產評估的價格太高,會把投資人都嚇跑,結果招標的當天來了一群有錢的土豪,根本就沒有跟鎮上討價還價,而是愉快的簽下了價值高達兩個億的投資合同!

這些有錢的土豪是白少剛和淩常龍等人推薦過來的。他們雖然沒有跟楊烈打過交道,但就衝著楊烈在秦陽鎮上的作為,都敢把身價壓在騏鹿鎮。

最令人感到吃驚的是,每一個合作項目,騏鹿鎮都保有至少超過51%的股份。這就意味著,鎮上的所有企業依然是集體屬性!

兩個億的資金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相繼進了騏鹿鎮的集體賬戶之中。楊烈還沒有出去招商引資,便已經掀開了騏鹿鎮全麵發展的大幕。

此時,經過整頓的幹部隊伍和拿到了工資和報酬的普通群眾都是信心滿滿,幹勁十足。楊烈已經成功的激起了全鎮五萬人民群眾幹事創業的熱情,此時的騏鹿鎮雖然從外貌上還沒有看出什麼變化,但內在的精氣神已經被楊烈完全改造了一遍。

楊烈在騏鹿鎮大刀闊斧的改革傳到了市裏,繼而傳到了省裏,有好事的記者開始在報紙上進行比較。

騏鹿鎮的鎮辦水泥廠估價三千萬元,然後引來了兩千萬元的注資,現在全麵生產,已經扭虧為盈。青河市直屬的水泥廠估價一千五百萬被賤賣給了個人,廠裏的五百多名工人被一千萬元買斷工齡……

騏鹿鎮的林場麵積不到五萬畝,被估價五千萬元,然後引來了三千萬元的注資,現在正在間伐,據說光是間伐出來的鬆木就能賣一千多萬元。間伐是每年都要進行的事情,也就意味著每年至少賣木料就能賺一千多萬,投資方在五年之內就能收回成本!

青河市下屬的某縣林場麵積高達五十萬畝,卻被私人以兩千萬元的中標價承包了整整四十年!

沒有對比,就沒有黑與白,就沒有清與腐。

楊烈再一次成了擋人財路、害人丟官的罪魁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