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烈在騏鹿鎮“放火”的速度大大低於人們的預期,在他上任的前半年,除了推動修路之外,他把絕大多數的時間都用在了對鎮上和村裏兩級幹部的教育培訓和治理整頓上,為此甚至刻意的推遲了對外招商引資的時間。
當所有幹部都去秦陽鎮跟班學習過一遍之後,楊烈終於親自點燃了他上任的第二把火。
這一次,楊烈把目光瞄準了曆史舊賬和各種白條上麵。
按照楊烈的說法,隻有將曆史遺留問題都下決心解決掉,才能輕裝上陣,快步前行。
楊烈前期已經做過充分的調研和統計,他將騏鹿鎮的各種欠賬主要歸納為三個方麵:第一種是工資報酬類的欠賬,包括拖欠民辦教師和非編製工作人員的工資,以及集體辦的各種企業拖欠工人的工資;第二種是鎮|政府和下屬的各個辦事機構拖欠老百姓和外單位的日常性開支經費,比如招待費、年節賒欠貨品的福利費等等;第三種是某些前任領導亂簽字、亂批條子違反財務規定,給留下的各種窟窿。
楊烈特意從龍嶺集團請來一個財務審核組,將這些舊賬進行了全麵的統計核算,然後得出了一個高達三千萬的巨額數字!
麵對這樣的一個數字,換了別的領導,絕對是把這個情況死死的摁住,然後在任期內想辦法拆東牆補西牆,把問題繼續堆積,然後丟給繼任者來頭疼。
然而,楊烈不是別的領導,他是獨一無二的實幹家,他從政以來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埋頭種樹,讓後任者能夠安心乘涼。
這一次,楊烈依然態度堅決的要解決這個大難題。不過他不會私人掏腰包,因為這不是他一個人的問題,他必須要讓騏鹿鎮的全體老百姓一起來麵對和承擔。
楊烈的做法很簡單,甚至有些粗暴。他把所有的欠賬都用大型的廣告紙打印出來,然後複印了十多份,在各個村的村部外牆上麵都張貼出來,在鎮辦企業的宣傳欄的張貼出來,在鎮政|府的大院圍牆上張貼出來……
更狠或者更絕的是,楊烈把當初是誰欠下的賬,什麼原因欠下的賬也在上麵清清楚楚的標注了起來。有一些人的名字,現在已經是縣裏的領導,有一些人甚至調到了市裏去工作,楊烈照樣幫著他們“上牆”了!
老百姓看了之後,紛紛拍手稱讚。體製內的有些人則抱著看笑話的心態,看楊烈這次怎麼收場。
楊烈不在乎外麵怎麼評論,因為他已經開始忙著解決久拖未發的群眾工資和工錢問題。
這是個嚴重影響黨群關係的尖銳問題,誰都知道拖著不好,但錢從哪裏來呢?
楊烈以騏鹿鎮的信用作為背書,向建設銀行貸款!換做是別人這麼幹,市建行的領導保證甩都不甩,但提交貸款申請的那個人叫楊烈,所以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派工作到騏鹿鎮上門服務,生怕這筆大生意被隔壁的工行給搶了去。
最終,建行貸給了騏鹿鎮五千萬元,連本帶息三年內還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