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民兵連沒有了自製槍械作為武器,但民兵連卻依然在正常運作,甚至比以前更加忙碌了!
作為一座孤僻山村內的唯一群眾性自保力量,山楊村民兵連的地位作用跟平壩子裏的那些村落完全不同。按照楊烈的說法,民兵連目前有三大任務,一是防止野獸傷人、損害莊稼;二是防止壞分子進山偷獵和從事違法犯罪活動;三是保護本村山林資源,積極支援本村經濟發展建設。
圍繞這三大任務,民兵連自楊烈代理連長以後,就沒有停止過訓練和巡邏。
沒有了自製槍械,楊烈讓人從山中砍伐一些毛竹,截成同樣長短,將竹竿外表拋光,纏上一圈挨一圈細細的麻繩,再用清漆刷了晾幹,最後在細的一端套上一隻多長的精鋼槍頭,製成了類似長矛和標槍的武器。
楊烈又讓人采集山中的藤條,將這些藤條去皮浸泡之後,編製成一米見方的橢圓型護盾。楊烈還請民間老手藝人進山教授弓箭的製作方法,嚐試著用山中產出的材料製作長弓和箭矢。
按照楊烈的說法,既然上級不允許我們使用熱兵器,那麼我們自製一些冷兵器用來保境安民,該不算犯法吧?
有了竹製標槍、藤盾和簡易長弓的民兵連,照樣在村裏威風凜凜,天天被楊烈各種操練。大家發現,因為沒有了威力大的自製槍械作為依憑,所以實際訓練的強度和難度反而增加了。楊烈不僅把山林生存的各種方法傾囊相授,還傳授大家一些八極拳的招式路數,使得民兵連這個小團體更有衝擊力和爆發力。
如果從熱兵器思維退回冷兵器思維算是楊烈的一次逆向嚐試,那麼他積極與鄉武裝部聯係,呼籲鄉民兵營組織開展實彈射擊訓練,則算是正向延伸。沒有了自製槍械,沒關係,咱光明正大的參加武裝部組織的真槍實彈訓練!
楊烈的申請已經交上去了,但能不能參加實彈射擊訓練,何時組織實彈射擊訓練,不是他能決定。但為了全村的安全,楊烈覺得不能被動等待,所以他特意拉著覃大鵬跑了一趟縣裏,拜訪了縣公安局、林業局等部門,弄到了動物麻醉槍的使用資格。
既然不準咱使用自製槍械,而正規製式的槍彈那就更不用想,那咱弄幾幹麻醉槍來保護村民生命安全,總是合情又合法吧?
於是,山楊村民兵連的彈藥庫內多出了三支麻醉槍和一箱子麻醉彈。
有了麻醉槍,民兵們又不安分了,紛紛來找楊烈,說想吃野豬肉,結果被楊烈笑著罵回去。楊烈告訴大家,春天的時候,野豬發情,拿著麻醉槍去打野豬,跟找死沒有區別。再說了,野豬多了是禍害,但也不能趕盡殺絕,得給野豬留下繁衍生息的時間,不可以竭澤而漁。
既然不能打野豬,楊烈就把民兵組織起來搞基建。
楊烈早就看上了虎跳澗裏那潭清水,他想把山泉引進村裏,方便村民平時洗菜做飯。
楊烈想到就幹,親自帶頭先將虎跳澗上遊山穀兩旁的枯枝敗葉和雜草清理幹淨,接著間伐了一些長不大的林木做成木架,蓋在水潭上麵,防止動物屍體落入潭中汙染水源。然後楊烈組織人手在水潭下遊不遠處修建了一座小堤壩,為了確保堤壩的牢固,楊烈發動全村勞力,從山外一袋一袋的背回來了幾千斤的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