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兩個被忘卻的教訓(2 / 2)

說完,就要將東吳使者程秉斬首,以示絕情。幸得馬良等多人苦勸,程秉才撿了一條命,抱頭鼠竄,回去向孫權彙報。

劉備一方麵仇恨滿胸,一方麵驕縱成狂,卻沒有想到,這既是東吳所能開出的最好的條件,也是他們的底線。孫權確實是塊軟骨頭,如果劉備狡猾一點,再多向他索要一些東西,他還是會答應的。但是,你要滅他的國,吃他的肉,喝他的血,這就把他逼到絕路上了。

劉備其實已經忘記了張飛是怎麼死的。

張飛真的是範疆張達殺掉的嗎?不是。

範疆張達見了張飛,就像老鼠見了貓一樣,輕易怎麼敢太歲頭上動土?要不是張飛把他們逼得無路可走了,範疆張達絕對不敢行刺張飛。所以,張飛其實是死在了自己手上。

劉備曾經告誡過張飛,不要對部屬刻薄寡恩,不留後路。這個道理用於對手其實也是一樣的。如果你把對手逼到死角了,卻不給他一點逃生的可能,他就隻能困獸猶鬥,拚個你死我活。這就是人類在這一情形下的極為典型的冒險傾向。

但劉備卻沒有汲取張飛以生命為代價驗證了的這個教訓。他放縱情感,盲目驕狂,終於把孫權逼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

孫權聽了程秉的回報,跌坐良久,終於決定要奮起一戰!

那麼,由誰來擔綱抗蜀主將呢?

大夫闞澤向孫權推薦了陸遜。

劉備和孫權“聯手”,已經殺光了所有和關羽之死相關的人物。但其實,陸遜才是關羽之死背後的最大黑手!關羽的失敗慘死當然和他本人的自大成狂是分不開的。但陸遜正是推動關羽走向萬劫不複深淵的強力推手!

當初,名不見經傳的陸遜巧妙設計,說服了呂蒙將都督之位讓給他。陸遜上位後,立即給關羽寫了一封奴顏婢膝的獻媚信。關羽從此再也不把無名小輩陸遜放在眼裏,放心大膽地將荊州主力抽調到襄樊前線,結果導致荊州空虛,被呂蒙白衣渡江,輕鬆偷襲得手。

東吳成功奪回荊州後,功勞全被記在了呂蒙的頭上,孫權幾乎把陸遜給忘了。由此可見,陸遜在東吳,確實是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現在國家危難,終於有人又想起陸遜了。

闞澤的建議卻遭到了東吳重臣張昭、顧雍、步騭等人的集體反對,理由還是看不起陸遜。但除了陸遜,東吳確實無人可用。闞澤重提荊州故事,並以身家性命擔保,孫權這才決意起用陸遜為大都督。

消息傳到劉備耳中。劉備根本就沒聽說過陸遜這個無名小輩,就向馬良探詢。

馬良說:“陸遜是江東的一介書生,年幼多才,深有謀略。此前偷襲荊州,就是這個人的詭計。”

劉備一聽,元凶尚未除盡,勃然大怒,道:“可恨豎子,害死朕的兄弟,朕一定要將他碎屍萬段!”當即就要進兵攻打。

其實,劉備要是信息靈通點,早一點指明要陸遜人頭,方才退兵,孫權很有可能是會拱手送上的。隻要陸遜一除,東吳可能真就就沒救了。

馬良急忙勸道:“陛下,陸遜之才,不亞於周瑜,不可輕敵。”

劉備大怒,說:“朕用兵多年,難道還不如一個黃口孺子嗎?你不用多言,且看朕將他生擒活抓,為兄弟複仇!”

當初,關羽正是中了陸遜的示弱之計,過於輕敵,才會失荊州,走麥城,掉腦袋的。關羽就像張飛一樣,也用自己鮮活的生命為劉備提供了一個教訓。但可惜的是,劉備依然沒有領會到這個彌足珍貴的教訓。

教訓是不能輕易忘卻的。當你對他人的教訓視而不見,置之腦後時,教訓就會變成深不可測的陷阱。接下來,劉備會為自己漠視這兩個血淚般的教訓而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