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在美國總統大選中的作用與影響
新媒體
作者:李萍
有人說,美國現代政治是媒體政治。羅斯福時代靠的是廣播,肯尼迪、裏根時代靠的是電視,而奧巴馬時代靠的是互聯網。
2008年,新媒體為民主黨候選人奧巴馬榮登總統寶座立下了汗馬功勞,其中社交媒體(Social Media)的使用可圈可點。所謂社交媒體,指的是基於互聯網和移動技術並由用戶個人驅動的信息互動交流平台,臉譜(Facebook)和推特(Twitter)是美國應用最為廣泛的社交網。社交媒體的問世首先為廣大青年人所青睞,奧巴馬正是通過這一平台,成功地用“變革”、“希望”、“我們能”等提振人心的口號喚起了年輕一代的政治熱情。大批青年人在社交網站上互轉信息,彼此激勵,“你投票了嗎?”一度成了他們的網絡問候語。 他們踴躍捐款,積極提供誌願服務,並毫不猶豫地將選票投給了奧巴馬。“社交媒體成就了奧巴馬”一時成為許多報刊的新聞標題。
新媒體的追捧者預言,2012年,社交媒體將再次成為下一屆總統通向勝利的台階。他們認為,盡管政治集會、競選辯論、電視廣告、宣傳冊子等仍然是總統候選人在競選中對選民施加影響的重要工具,但遊戲規則已悄然發生變化,臉譜、推特等社交網絡是現代政治的王牌,將在大選的政治舞台中心展示威力,並產生重要甚至決定性的影響。
然而,美國知名皮尤研究中心網絡調研項目負責人裏·芮內對社交媒體的看法則更為冷靜和低調。芮內先生認為,現在就對社交媒體在2012大選中的作用與影響進行評估尚為時過早,把總統大選簡單地稱為“推特大選”並不準確,因為不是所有的人都使用社交網。美國互聯網用戶共有2.5億,其中隻有66%的人使用社交網,而大多數用戶使用臉譜、推特是為了與家人和朋友保持聯係、進行互動。芮內先生指出,如果認為美國社交網上的網民都熱衷於談論政治,這是一種錯覺。事實上,隻有19%的社交網民談論政治,39%的網民閱讀與政治相關的言論,真正跟蹤總統大選的積極分子隻有7%左右。有趣的是,有18%的用戶從自己的社交圈裏清除了喋喋不休談論政治的主兒,也有16%的人因為喜歡別人的政治觀點而將那些人加入了自己的網友圈子。根據芮內先生的分析,目前階段,傳統媒體和社交媒體的相互作用營造了政治輿論環境。廣播、電視、報紙等仍然是很多人獲得新聞和政治觀點的主要來源,社交網絡是他們觀察並了解朋友態度和立場的場所,選民的觀點、立場和以之為基礎的最終投票決定常常是在信息與觀點不斷碰撞與交融後形成的。
盡管新老媒體各有千秋,社交網將在現代社會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已成為人們的共識。與傳統媒體相比,社交媒體的最大優勢在於其參與性、互動性、即時性和針對性。社交網用戶不僅僅是被動的信息接受者和消費者,他們同時還是信息的創造者和發布者,而每一條信息都有被轉發和再轉發的無限空間並產生巨大的影響。有關調查數據顯示,在美國,每一用戶平均擁有130個“粉絲”,這些數量龐大的小人物在美國大選中是兩黨都十分渴求獲得並不遺餘力爭取的對象,他們所聚合起來的潛力和能量無疑是總統競選獲勝的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