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產品設計的程序、方法與原則(1 / 3)

產品開發設計工作基於不同的目的,在不同的主導因素作用下,會呈現出不同的特征。雖然開展的程序與方法會相似,但工作的側重點與所遵循的原則卻並不一樣。本章在進行係統性知識介紹的同時,注重結合當下我國工業設計的運行實踐,進行有針對性的關聯處理。

1.產品開發設計的基本類型及其特征

雖然企業產品開發設計的方式有很多,不同的企業存在做法上的區別,但按照產品開發過程的主導因素來分,產品開發設計可分為:需求驅動型、技術驅動型和競爭驅動型三種類型。

1)需求驅動型

需求驅動型產品開發設計是基於特定消費群體的精神及物質需求的滿足而展開的創新性設計活動。其核心是消費者需求的研究及創新解決方案的形成與確定。由於是開創性的工作,企業在商業分析、消費者測試以及市場測試等環節都要投入比較大的人力物力,開發周期也可能比較長。成功案例有1978年日本索尼公司出品的walkman卡式便攜錄音機,是一個全新的小型電子產品,既可收音又可播放磁帶,出發點是便於放在口袋裏或別在皮帶上使用,通過內部符合微型錄音機的電聲技術和能滿足便攜的結構實現了音樂隨身聽。

2)技術驅動型

技術驅動型產品開發設計是基於技術的更新與進步而進行的產品創新設計活動。其核心是技術的商品化應用設計。從新技術的誕生到批量生產應用有一個過程,在產品可行性分析、商業分析、原理設計以及生產測試環節會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故產品開發周期會隨技術的成熟度而長短不一。產品一旦穩定成型,一般都會有很好的市場預期。成功案例如光盤、U盤的出現使磁盤成為過去;MP3、MP4等個人隨身聽產品的出現,以體量小、可更新、儲存空間大等優勢迅速占領時尚陣地,將曾經風靡全球的walkman和disman產品掃進了曆史的垃圾堆。

3)競爭驅動型

競爭驅動型產品開發設計是基於市場競爭的需要在現有商品的基礎上展開的針對性設計活動。一般體現在產品功能的優化與增加、材料的改變與性能提升、形態與款式的美化以及麵向消費群體的產品細分以及差異化設計等方麵。其核心是市場的區隔、定位與產品的對應設計。因為是在現有商品的基礎上展開的針對性設計,一般開發周期相對較短。成功案例是市麵上大量出現的跟進型產品。

2.產品設計的程序與方法

就一般情況而言,無論是哪種類型的產品,也不管它被何種主導因素所驅動,一件產品被創造出來都會遵循一個基本相似的工作路徑和大致相同的步驟,這就是產品設計的程序。而在這個過程中被大多數設計師所普遍采用,相對行之有效的一些工作方法就被稱之為產品設計的方法。

1)產品設計的程序

產品設計的程序分為三大步:概念設計——造型設計——工程設計。

“概念設計”是開展產品設計工作的第一步,是整個產品設計工作的出發點與目的地。產品概念是對產品設計目標的界定,它是一項比較複雜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建立在對消費者研究、市場調研分析、使用環境和使用狀態研究以及技術條件分析的基礎上,提出的針對主要問題解決方案的概要性描述。

“造型設計”是在“概念設計”的指導下,設計師依據自身的理解,將腦海裏的奇思妙想進行具體化的過程。一般通過草圖、效果圖或者模型等設計語言,將預想產品的相關功能、結構、尺度、形態、材質、表麵處理以及色彩效果等內容形象、直觀地表達出來;

“工程設計”是在“造型設計”之後,圍繞著產品能夠被實現和優化而展開的一係列深入細致的工程技術方麵的設計工作。工程設計工作的完成意味著一件產品的設計工作基本結束。它是產品設計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可能會牽涉到機械結構、材料技術、加工工藝、電子控製……多方麵的內容,要求設計師與工程師協同作戰。

關於設計程序的介紹,因為站在不同的角度存在著多個不同的版本,這裏分別對照“一般企業的新產品開發設計流程”和“教學中運行的產品設計程序”兩個比較有代表性的程序進行一些說明。

可見,在“一般企業的新產品開發設計流程”中,包括“產品規劃——產品設計——工程設計——製造與銷售”四個大的環節。眾所周知企業經營以贏利為目的,不同的企業有著不同的經營理念和經營策略,也就會有不同的“產品規劃”策略和思路。產品規劃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著概念設計的方向,並製約著概念設計工作的質量;核心部分“產品設計”和“工程設計”的作用不言自明;企業運行過程中的產品規劃、產品設計和工程設計的內容基本上與“概念設計、造型設計和工程設計”的內容相對應,而“製造與銷售”是企業完整功能的自然延伸。

而在“教學中運行的產品設計程序”中,由“概念提煉——創意展開——產品形成——成果發布”四部分構成。是從設計項目任務的明確開始的,主要對應的步驟為前三部分,重點在產品的概念設計和造型設計能力的培養。因為在設計實踐中工程設計部分的工作絕大部分由工程師來完成,課程中出於教學條件的限製與強化專業的需要,將這部分內容做應知性處理。相反,對於主體設計方案完成後,有關設計成果展示與推廣的相關內容進行了強調,故最終落在了“成果發布”這一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