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高校開設勞動課的途徑
學校開設勞動課,需要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勞動觀體現在課程中,落實到課程實踐中,培養學生理論聯係實際,樹立正確的勞動觀。
(一)將勞動課列入高校德育教學大綱中,成為大學生培育的重要一課。
課程要以學分進行考核量化,製定相關考核、評分機製,做到科學量化。勞動課要經曆一個深入探索、不斷創新的過程,因此在實踐過程中要不斷完善管理機製,明確各部門、各院係的工作職責,做到有人策劃組織,有人監督評價。要將其納入教學進程,做到課前有動員,向學生介紹勞動課的意義,打消學生的不良思想,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課中有指導有監督,發現思想怠慢的學生要做思想工作,使其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課後要有自我評價、評價他人、經驗交流等總結會,這樣不斷促進勞動課的發展,可以及時糾正學生不良的勞動思想。
(二)緊密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善教育內容。
勞動課教育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勞動觀教育、團隊意識教育、勞動價值觀教育、勞動技能教育等。在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要講清公益勞動課的必要性和教學意義,讓學生帶著問題上崗,在勞動過程中加深體會,同時,逐漸培養學生團結協作、艱苦創業、不怕吃苦的精神和勇敢頑強的意誌力,使學生樹立良好的團隊意識。加強勞動紀律和勞動安全教育,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三)拓展勞動課實踐基地,更好地服務社會。
高校培養人才要服務社會、服務地方,勞動課不能僅局限於學校,更應結合高校的學科特點、學校發展、當地環境等因素,從多角度、多領域開展,使之服務於社會,將其納入社會服務體係中,從而建立特有的思想政治教育陣地,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保障,促使大學生素質教育長期有效地開展。
參考文獻:
[1]李強.淺談素質教育中的勞動教育[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0(5).
[2]姬海雲,李運平.高校學生勞動教育的思考[J].安陽師專學報,2000(1).
[3]滕青,等.關於大學生勞動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8(10).
[4]李磊.公益勞動與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提升之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1(12).
[5]張培營.如何使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雙向收益[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2).
[6]劉占柱,張莉.大學生勞動課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1(9).
課題名稱:以學生勞動課為載體的學生素質培養路徑的時間研究
課題號:xssz1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