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渠道的相關性。被調查的學生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分有關聯、有一點關聯、沒有關聯的比例分別是85%、10%、5%,說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方麵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二、高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認知程度有待提高。調查數據顯示有37%的高職學生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這樣的常識都隻是稍微了解,還有12.25%的學生竟然完全不了解。
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性質影響了高職學生的學習興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屬於意識形態教育,而非專業知識傳授。在我國高職院校中一直存在“重技輕德”的現象,對意識形態教育高職學生興趣不濃厚。二是高職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自覺性影響實現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職學生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渠道,但由於其學習習慣欠佳,許多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睡覺、刷微博、微信、QQ聊天,看課外書,做專業課作業,等等,使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不理想,同時高職學生學習自覺性欠缺,課後更不會主動學習相關知識。三是思政理論課教學本身存在一些問題。如有的思政教師教學方式單一、落後,依然采用“填鴨式”、“灌輸式”教學,忽視學生的主體性,沒有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參與,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強;有的在教學中照本宣科,理論脫離實際,教學空洞無力;有的自身理論修養不夠,無法把道理講深講透;有的對學生要求不夠嚴格,注重考勤,不注重學生聽課質量。
2.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認同有待提高。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先必須在價值上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調查中發現20%的高職學生認為西方普世價值更好,對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必要性有30%認為沒必要(座談中部分高職學生坦言核心價值觀的認同來自於社會現實,如果現實與宣傳的理論或者說理想目標大相徑庭,那麼再多的宣傳教育也無用),20%“無所謂”。這反映出他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認同需要提高。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麵的。
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麵:一是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權的弱勢地位。盡管中國已躋身於世界第二經濟體,但我國依然隻是“大國”而非“強國”,與美國這樣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相比,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經濟質量都存在很大差距,綜合國力更是無法和美國相較。美國就是西方話語的代表,其強大的綜合實力和國際地位使西方話語權在高職學生群體中有著較強的影響力。二是高職學生缺乏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和製度自信。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用30年的曆程走完了西方國家300年走完的曆程。事實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正確的。但高職學生由於缺乏對中國和世界曆史的了解,常常簡單地拿今天的中國和美國進行比較,而看不到兩者之間產生差距的客觀原因,因此很容易產生弱國心態,難以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和製度自信,信心是影響價值認同的必要條件。三是中國在改革開放進程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使高職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生疑慮。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步入深水區,各種深層次矛盾開始浮出水麵,利益至上的追求引發了社會上的一些道德失範事件,在一定程度上衝擊著人們的內心世界和價值選擇,社會上開始出現一種浮躁、焦慮心態。另外,經濟社會轉型期產生的教育、醫療、住房、環境等社會問題,以及人們在社會發展中麵臨的機會不均、待遇不等的問題。某些人借助網絡等新興傳媒發出今不如昔的感慨,借助所謂的“反思改革、“重評改革”,試圖簡單用改革開放前的曆史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曆史。上述疑慮、焦慮導致的信心不足,借助網絡傳播放大並侵入高校,將直接影響到高校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認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