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使人類別於禽獸,文字使文明別於野蠻,教育使先進別於落後。
——人類文字的鳥瞰
一種文化工具,隻要易學便用,適合時代需要,它本身就會自動傳播,不脛而走。漢語拚音已經普遍傳開,無處不在,不再是新鮮的話題了。國外學者說,羅馬字母是最平凡的,也是最偉大的發明。我們不妨說,漢語拚音是最平凡的,也是最有用的文化工具。
——《漢語拚音·文化津梁》前言
研究人類文字,側重文字的資料就是人類文字史,側重文字的規律就是人類文字學,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廢。
——人類文字的鳥瞰
拚音,從“識字工具”發展為“一般的文化工具”,從“教育工具”發展為“工商業和科技界的標記工具”,從“多功能的文化工具”發展為“信息化時代的信息工具”,從“國內的文化鑰匙”發展為“國際的文化橋梁”。
——懷念《拚音小報》
拚音不是拚音文字,這是大陸和台灣的共同政策。在互聯網上漢字離不開拚音,拚音正在不脛而走。擴大和改進實際應用是一條有現實意義的道路。信息化和拚音化將並駕齊驅。拚音幫助漢字,將是21世紀大家樂於接受的方式。
——21世紀的華語和華文
拚音是國內的文化鑰匙、國際的文化橋梁。全國小學生都學習拚音,這是現代教育的重大革新。拚音正在幫助中國進入全球化時代。
——舊事重提談拚音
現代通用漢字有7000個,其中半數3500個是常用字。按照“漢字效用遞減率”,最高頻1000字的覆蓋率是90%,以後每增加1400字提高覆蓋率十分之一。利用常用字,淘汰罕用字,符合漢字規律。與其學多而不能用,不如學少而能用。21世紀將出現一種“千字文”加“拚音”的“基礎華語”,作為學習華語的入門教材。“基礎華語”對外國人學習華語最為有用。在21世紀的後期,講究效率的華人將把一般出版物用字限製在3500常用字範圍之內,實行字有定量,輔以拚音。
——21世紀的華語和華文
語言使人類別於禽獸,文字使文明別於野蠻,教育使先進別於落後。
——走進全球化
獨立初期,印度人民強烈反對英帝國主義的英語。憲法規定15年後廢除英語,但是到期無法廢除。印地語傳承於3500年前侵入印度的雅利安人的語言,達羅毗荼民族認為這也是侵入者的語言,跟英語同樣不受歡迎。可是他們拿不出另一種語言來代替印地語,反對印地語等於支持英語。經過半個世紀,英語成為事實上的國際共同語。印度人的語言感情發生變化,從反對英語變為利用英語,侵略語言變成賺錢語言。
——西天佛國的新麵貌
二戰後,國際的語言生活發生了新的變化。大英帝國瓦解了,留下一份遺產:“沒有階級性、也沒有國界”的英語。它被世界各國用作事實上的“國際共同語”,在政治、貿易、學術等領域中,成為不可缺少的信息媒介。
——印度的語言和文字
一門學問,如果它的分類法沒有共同的標準,那它的研究結果就會很亂,就很難深入到科學水平裏邊去。我想,分類法是不是客觀,能不能使它前進一步,走向大家能夠承認的一個共同的分類法,這非常重要。
——談談比較文字學
世界上有一百多種語言使用羅馬字母。它們都屬於同一個語係嗎?當然不是。這些語言千差萬別,為什麼沒有各自按照自己的特點創造文字呢?比較文字學告訴我們:文化的傳播,同時傳播了文字。文字是文化的承載體,承載體跟著承載物一同傳播到接受文化的國家和民族。文字跟著文化走,文字類型決定於文化傳播,不決定於語言特點。
——語言和文字的類型關係
中國文化發展比較早。中國文化以漢字為承載體,中國文化和漢字一同傳播到近鄰國家,形成一個漢字文化圈。近鄰國家接受中國文化,同時接受漢字,雖然漢字跟他們的語言格格不入,學習和使用漢字十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