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扇旋轉門,不管成功還是失敗,快樂還是痛苦,讓自己的心靈之門旋轉起來,把失敗和痛苦旋轉出去,讓希望和未來旋轉進來。在旋轉中尋找機會,把握未來,找到一個新的人生舞台。
逆境也是機遇
逆境,也就是不順利的環境。自然,人生在世,不論幹事業,還是過生活,人人都盼望著一帆風順,遇到一個順心可意的環境,然而,從長遠看,這卻是不大可能也不太現實的事。因為,事實上逆境經常像影子一樣追隨著大家,並不時頑強地顯露出來給人們以困擾。閱古曆今,一個人一輩子總扯“順風旗”的事似乎是沒有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逆境也是機遇的代名詞。
法國的戴高樂曾經說過:“困難,特別吸引堅強的人。因為他隻有在擁抱困難時,才會真正認識自己。”
28歲前的女性,你自己努力過嗎?對於你所遭遇的困難,你願意努力去嚐試,而且不止一次地嚐試嗎?隻試一次是絕對不夠的,需要多次嚐試。那樣你會發現自己心中蘊藏著巨大的能量。麵對自己,竭盡所能去嚐試、去改變,這些努力正是成功的必備條件。
積極去想去做,一個人的困難可能就是他的機會。
世界著名田徑驕子海爾·格布雷西拉西耶出生在埃塞俄比亞阿魯西高原上的一個小村裏,這個小男孩,每天腋下夾著課本,赤腳跑步10公裏上學和回家。貧窮的家境使他不可能坐車去上學。為了上課不遲到,他每天都一路奔跑。如今,這位曾經夾著課本跑步上學的小男孩在世界長跑比賽中,先後15次打破世界紀錄,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優秀的長跑運動員之一。如果他出身富裕家庭,每天坐車上學,就絕不可能成為當今世界的田徑驕子。後來,他總是說:“我要感謝貧困,因為貧困,我別無選擇,隻好跑步上學。”正是跑步上學,使他成為一名優秀的長跑運動員。少時跑步上學的艱苦磨煉正是他成才的基石。
可見,不輕易屈服於困境,使之成為打磨自己的試金石,機遇便會從中誕生。很多人與成功失之交臂,並非他們缺少才智,而是他們缺乏變困難為機遇的勇氣、眼界。
身處逆境最忌諱的反應:第一,意誌消沉;第二,焦躁不安;第三,驚慌失措、盲目掙紮。若是犯了這三項大忌中的任何一項,不僅無法自逆境中脫困,反而會墮入萬劫不複的深淵中。
逆境雖非好事,但鍛煉了人才,也蘊含著擺脫困擾而再前進的機遇。如果說,逆境並非沒有許多的恐慌與煩惱,那麼,逆境也並非沒有許多的安慰與希望。對於28歲前的女性來說,逆境就是“清醒劑”,總要有些逆境的遭遇才好,否則極易陷入消沉麻木而失卻了激進的銳氣。逆境也像麵鏡子,它不但映照出勇士不倦思索,大膽開拓,奮勇進取的英姿,而且也折射出懦夫望難生畏、萎靡不振、調頭退卻的身影。對28歲前的女人來說,逆境也像個“助產士”,在迎接逆境考驗並接受痛苦分離的過程中,捧出了一個新生和希望。
堅強,28歲前女人擁抱挫折的後盾
《易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也許有時候,我們無奈於生命的長度,但是堅強能夠讓我們選擇生命的寬度與厚度。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會遇到賞罰不公,我們會遇到就業壓力,我們會遇到競爭,我們會遇到病魔,我們會遇到……
但是,女人可以運用自己手中堅強的畫筆,為自己在逆境中描繪一片屬於自己的藍天,為自己繪出紅花綠草,清風習習。
要知道,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所以自從你有自我意識的那一刻起,你就要有一個明確的認識,那就是人的一輩子必定有風有浪,絕對不可能日日是好日、年年是好年。當你遇到挫折時,不要覺得驚訝和沮喪,反而應該視為當然,然後冷靜地看待它、解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