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辦公室叢林生存? (3)(3 / 3)

2切忌不知如何收場

很多應試者麵試結束時,因成功的興奮,或因失敗的恐懼,會語無倫次,手足無措。其實,麵試結束時,作為應試者應該這樣做:表達一下對應聘職位的理解;充滿熱情地告訴麵試者對此職位感興趣,並詢問下一步是什麼;麵帶微笑地感謝麵試官的接待。

3切忌慷慨陳詞卻舉不出例子

應試者大談個人成就、特長、技能時,聰明的麵試官一旦反問:“能舉一兩個例子嗎?”應試者便無言應對。在麵試中,應試者要想以其溝通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能力、領導能力等取信於人,唯有舉例。

4切忌目的不明

一些求職者對應聘的公司或崗位不甚了解,對自身的定位也不清楚,但又非常希望得到一個“飯碗”,於是在麵試中便問麵試官:“你看我適合幹什麼?”他們雖然擺出一副願意聽從安排的樣子,似乎很有求職的誠意,但是,麵試者常常傾向於認為,一個不知自己想幹什麼或能幹什麼的人,又怎麼能指望他把工作幹好。

有效收攬散漫的人心

一、情境導入

小趙曾是某跨國公司的職業經理人,負責南大區的運作,但總感覺有層“玻璃天花板”隔著,才能沒法充分發揮。這時他正好結識了民營企業家李先生,經過“甜蜜的交往”後,他被重金聘為該企業的銷售部經理。誰知剛上任三個月,卻發現他手下人心散漫,不與他好好配合工作。其中一名叫小周的銷售代表竟被客戶投訴貪汙返利,審計部的調查證實了這一點,而且返利單上居然有小趙的簽名。這事讓李總很是惱火,於是他親自到銷售部質問小趙。

“你手下的銷售代表貪汙客戶的返利,這麼長時間了,你居然不知道?!”

“我也知道了這件事。”小趙辯解道,“按照流程,小周是把返利單報到我的助理那裏,她審查並整理好後,再給我簽字。我的工作也多,可能當時沒看清楚。”

“沒有看清楚?你的工作比我還多?”李總懷疑地看著小趙。

由於小趙到公司不久,銷售部的關係還沒有理順,甚至在某些情況下,他還得順著助理的意思簽署一些文件。李總質問他的意思,其實並非要處理哪一個人,隻是希望不要再出現類似的問題了。可小趙卻還在囁嚅著解釋原因。

“是我工作的疏忽,回頭我會和助理商量改進工作流程,並要求公司處理她,也請處理我。”

“處理助理能補回公司的損失嗎?這件事應該負全責的是你!”李總對小趙這種模糊的態度很氣憤。這樣一來,小趙真是上下都不得人心,之後人心更是散漫,工作開展也愈發不順利。小趙很想挽救這個局麵,但似乎又無能為力。

二、權威分析

上司與下屬的關係,密切聯係著單位與員工的關係。很難想像,對上司存在厭惡情緒的員工們會凝成一般繩為單位的存在和發展披肝瀝膽。可以說,員工對於單位的前途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無論是為了整個單位事業的開展,還是為了個人事業發展,作為上司的你,一定要懂得一些收買人心的技巧,特別是當人心散漫時,要將一顆顆零散的人心凝集起來,讓你的下屬全心全意為你效力。

三、應對方法

方法一:充當下屬的保護神

作為下屬,當意外事情發生時,最期望得到的就是上級的支持和庇護,上級的一絲垂顧、一句安慰,都會使下屬感到無比的滿足,使他願意向上級敞開心扉,表露心跡。這種下屬對上級的無限信任,是上級領導做好工作所必需的。

管理下屬無疑必須具備極大的耐心,這是一件吃力但不一定討好的工作。一個人的地位愈高,往往愈無法了解屬下們對自己的看法。由於下麵的人總是小心謹慎地觀察上司的一言一行,即使是在訓話,下屬也可能敏感地猜疑:“上司到底是為了保護自己,還是僅僅為了教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