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列出自己的10條弱點,並一一改正,重要的決定最好隔一天再發布(3 / 3)

出身貧寒之家的郭廣昌即使在成為數百億資產的掌舵者之後,仍然清晰地記得母親最初的教誨:重要的決定一定要考慮清楚,最好隔天再宣布。郭廣昌說:“我們的內心始終會被兩個‘惡魔’占據。一個叫貪婪,因為機會太多;另一個叫恐懼,因為要對自己的決策負責任。因此,作決策一定要慎重,你的一句話將關係到很多人的命運。”在誘惑多的時候,避免貪婪;在選擇少的時候,克服恐懼,你才能成功。

沉穩是成功者最重要的性格。沉穩,意即沉著,穩重。從外在看,是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的氣概;從內而言,是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的氣度。然外雖不動,而心早已定,沒有遠大的目標和鋼鐵般的意誌是難以做到的!

一個沉穩的人不會馬上就作出重大決策,而是會盡量先跟別人商量。另外,想做一個沉穩的人,一定要記住,在作重大決定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最好隔天再發布。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的一個決定往往是在一時的頭腦發熱下作出的,很可能一覺醒來,等我們冷靜下來,想法就完全不同了。

沉穩的人,麵臨有人“叛變”不會一籌莫展;沉穩的人,麵對重要的決策不會草率從事;沉穩的人,遇到公司危機不會驚慌失措;沉穩的人,碰到市場逆轉不會無計可施。

沉穩是成功者最重要的性格。

史玉柱,1962年,出生在安徽北部的懷遠縣城。1980年,史玉柱以全縣總分第一的成績考入浙江大學數學係。其中數學滿分120分,他考了119分。從浙江大學畢業後,他被分配到安徽省統計局工作。由於工作出色,又被送往深圳大學進修,讀研究生。讀完研究生後,史玉柱毅然決定辭去領導器重、別人羨慕的穩定工作,而選擇了自己創業。

1989年7月,當史玉柱再次來到深圳時,身上全部的家當隻有東挪西借的4000元錢,以及他耗費9個月心血開發出來的M—6401桌麵排版印刷係統。由於在深圳大學讀研的時候,受到一位老師的器重,史玉柱得以用僅有的4000元承包下天津大學深圳電腦部。而這個電腦部,除了一張營業執照外一無所有。為了買一台電腦,他以加價1000元為條件,從電腦商那裏獲得推遲付款半個月的“優惠”,賒賬得到了平生第一台電腦。

接著,史玉柱又以軟件版權做抵押,在《計算機世界》上以先打廣告後付款的方式,連續做了3期1/4版的廣告。《計算機世界》給史玉柱的付款期限隻有15天,可一直到廣告見報後的第12天,史玉柱仍然分文未進。就在第13天出現了轉機:他一下子收到三張郵局彙款單,總金額1.582萬元!兩個月後,他賬上的金額竟達到了10萬元之巨。他還清欠賬,將剩餘所有的錢再次投入廣告中,擴大影響。4個月後,僅靠賣M—6401產品就回款100萬元,半年之後回款400萬元,賺得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1年4月,史玉柱帶著100多名員工來到珠海,注冊成立珠海巨人新技術公司,這就是巨人集團的前身。“當時,IBM‘藍色巨人’很火,我們就抄襲了‘巨人’這個名稱。”史玉柱這樣解釋公司名字的由來。他希望,巨人新技術公司能夠成為中國的IBM,東方的巨人。

到1993年7月,“巨人集團”下屬全資子公司已經發展到38個,擁有M—6405漢卡、中文筆記本電腦、手寫電腦等5個拳頭產品。“巨人集團”就這樣成了東方的巨人。

這個輝煌一直持續到1994年,巨人大廈動土,成了一個轉折點。最初,史玉柱隻是打算蓋一棟18層的自用辦公樓。後來,巨人集團的自有資產很快突破1億元,在眾人的讚譽和熱捧下,史玉柱認為,完全可以建一個規模更大的大廈,於是就將設計改至38層。後來,當地一位領導視察巨人集團,建議史玉柱把樓蓋得再高一點,為珠海建一座標誌性的大廈。當時廣州有一座全國最高的民用工業大廈,高63層,史玉柱腦子一熱,便馬上決定要讓自己的巨人大廈比它還要高。最後拍板決定建成70層,投資也由原來的2億元增加到12億元。

史玉柱的想法很天真,他想靠集資和賣樓花的方式籌款,還設想出一個絕妙的財務運作機製:先將巨人大廈的樓花投入生物工程,再用生物工程產生的利潤回哺巨人大廈。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巨人大廈的建設預算不斷攀升,1996年巨人大廈資金告急,史玉柱決定將保健品方麵的全部資金調往巨人大廈,保健品業務因資金“抽血”過量,致使資金鏈斷裂,再加上管理不善,腦黃金的銷售額達到5.6億元,但爛賬有3億多,導致整個集團公司傾覆。

1997年年初,巨人大廈未按期完工,各方債主紛紛上門討債,巨人現金流徹底斷裂,媒體“地毯式”報道巨人集團財務危機。不久,隻完成了相當於三層樓高的首層大堂的巨人大廈停工。這個東方巨人就這樣轟然倒下,負債2.5億的史玉柱黯然離開廣東,“北上”隱姓埋名了。

史玉柱的決策完全是隨意和盲目的,他並不熟悉房地產行業,他進入房地產業有很大的偶然性。他根本不具備建造那麼大工程的資金能力,也沒有落實好資金支持渠道,對後續資金支持能力盲目樂觀,過分自信。

史玉柱後來在總結巨人的成敗時告誡後人說:領導者的知識麵、團隊的精力、企業的財力都是有限的,但機會是無窮的,現在各領域的競爭都趨於白熱化,企業隻有發揮最大的精力,形成核心競爭力才能立足。作任何重大的決定前,一定要慎重,寧可錯過100次機會,也不要頭腦一熱走錯一步。

如何作出正確的決定,不僅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思考的方式有很多,而正確的解決之道卻隻有一個,所以我們作決策時一定要深思熟慮。最聰明的人是能夠在複雜的情況下作出正確決策的人。

想要作出正確的決定,不僅要求我們通過實踐積累豐富的經驗,而且還要我們去了解其內在的規律。所以,在作一個重大決定之前,我們一定要先盡可能地收集各種有關資料,這些資料可以消除很多不確定性。決策的製訂是根據事實,而不是個人一時的好惡。

我們充滿變數的人生際遇看似偶然,實則與我們的每一次決定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我們就像走在一個個交叉路口,什麼樣的決定便會造就什麼樣的人生。每條路上都存在著很多或明或暗的陷阱,我們可能隨時都會落入其中。關鍵時刻,一個決定能夠讓你走向輝煌,也可能讓你悔恨終生。這關係到你一生的命運,怎麼能不慎重呢?